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如今珍稀鸟儿进城 成都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

2021年11月15日07:46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珍稀鸟儿进城了

“要是几年前,这样的场景还算稀奇。”简单扫视一遍,摄影师杜川就把记者视若珍品的照片还了回来——照片里,数十只白鹭、苍鹭矗立锦江浅滩,仿佛护河的卫兵。“成都现在水环境好了,鸟类多了,白鹭、苍鹭早被我们 ‘打’成了 ‘菜鸟’。”

在摄影圈,“打鸟”意为拍摄鸟类,“打鸟人”则是鸟类摄影师的称谓。“因为拍摄鸟类多用连拍,‘咔咔咔’的快门声就像机关枪一样。”杜川说,被“打鸟人”广泛拍过的鸟,就是“菜鸟”。“对我们来说,那些过去难得一见的鸟类渐渐出现在成都,才是真正的惊喜。”

曾经

拍鸟要跑数百公里

杜川原是职业摄影师,退休后在朋友的影响下,渐渐爱上了拍鸟。“一方面鸟非常漂亮,拍出来好看;另一方面,鸟飞行速度快,抓拍到一张飞鸟的精彩照片会让人很有成就感。”

开始时,杜川选择到公园、湖边抓拍那些静止的水鸟,等技术和装备都提升后,他也能抓拍到那些飞鸟掠过的精彩瞬间了,并一步步树立起在圈子里的声望。

“鸟类对环境比较敏感。”杜川说,因为这个原因,曾经他们能拍到的鸟种类有限,只有麻雀、白鹭等几种,拍摄一段时间基本就都拍完了。

因此,为了拍摄赤嘴潜鸭等成都不易见到的鸟类,杜川只有和朋友驱车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地方。

如今

珍稀鸟类比邻而居

良禽择木而栖,良禽也择城而居。

得益于公园城市建设,近年来,成都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水清了、树多了、生态环境更好了,选择来成都“定居”的鸟类也多了起来;而随着成都江河湖泊里生活的鱼类越来越多,喜欢以鱼虾为食的各类水鸟,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

对杜川而言,这样可喜的变化,则给自己“打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赤嘴潜鸭,白颊噪眉、白头鹎、棕脸鹟莺、棕背田鸡等过去从未在成都见过的珍稀鸟类,都慢慢出现在我的镜头里。”

“外地的摄影师朋友知道我在家附近就能拍到这么多珍稀的鸟类,简直羡慕得不得了。”杜川说,未来,将把拍鸟的爱好坚持下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人看到成都美丽的鸟儿,还有美丽的环境。

【盘点】 今年1-10月,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

夯实基础,久久为功,近年来成都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地表水水质由2016年的“轻度污染”提升为“优”,优良水体断面率由70.5%提升至95.4%;8个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率由25%提升至100%。2021年1-10月,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

保护水环境,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河长队伍。聚力队伍建设,健全组织体系,成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构建“三级党政领导、四级河长管理”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配置河长6980名,确保市域内每条河流均有河长。

同时,成都积极探索“河长制+司法”机制,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合作,有效破解涉水污染犯罪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难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河长+公众”模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聘请管理民间河长547名,以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评论员的身份参与河湖治理保护,巡河5144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4219个。

强化数据应用赋能智慧监管,成都依托“互联网+”,整合各类涉水数据,开发运行覆盖全域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在线调度、实时记录,构建河湖巡查有效性判定、问题整改闭环、考核智慧化管理模式,为水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各级河长“知河”有据、“巡河”有径、“问河”有理、“管河”有力。截至目前,全市6980名河长依托“成都e河长”APP累计巡河332.25万人次,依托信息平台上传问题78788个,解决问题77147个,整改率达97.92%。

【访谈】 聚焦四项举措,推动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成都将锚定全新坐标,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系统推进河湖治理保护,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奋力推动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立新模式,着力深化水务体制改革。成都将深入实施《关于优化水务管理体制构建供排净治一体化机制的试行意见》,积极推进中心城区“5+3”改革试点,加快构建水务行业监管体系、水务工程和项目投建管运一体化机制。着力理顺管理体制,盘活水务资产,激活水务市场,提升运行效率,加快壮大水务产业,形成涉水事务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管理。

探索新路径,加快推进“天府蓝网”建设。成都将积极探索研究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快完成“天府蓝网”品牌策划和总体建设规划、建设导则及设计指引编制工作,抓紧推进东安湖、桤木河等首批100公里天府蓝网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打造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品蓝网发展带。

借助新技术,切实提升河湖管护水平。成都将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深化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序推进成德眉资河长制信息系统同城化建设,加快构建“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切实提升河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成都日报记者 白洋)

(责编:罗昱、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