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成都女孩拍的外公外婆 为啥看哭很多人
外婆日常。
吴为与外公外婆合影。
吴为布展中。本版图片选自《芬芳一生》作品集 均由吴为提供
作者自拍。
家人合影。
外公外婆的CT片。
外婆日常。
在外公外婆绵长细致的呵护中长大,但猝然来临的死亡没有给他们准备和告别的时间
为了再续回忆,她去外公外婆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他们的故友,还前往共同旅游过的景点,原地拍摄将现有空间、如今的自己和过往的旅行纪念照三者叠加
她从他们的名字杜芳耀、温美芬中各取一个字,组成了《芬芳一生》
记者眼前的吴为,标志性的头发帘就像蘑菇头之于草间弥生,透着自在与恣意,娃娃脸加套头衫,少年感扑面而来。
10月23日—25日,2021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在贵州举办,成都女孩吴为的《芬芳一生》在艺术节《微·观》单元展出,让观众停下了脚步,欣赏思索。今年夏天,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展上,吴为的毕业作品《芬芳一生》出乎意料的火了,这个完全没有商业品相的题材获得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多个展览的青睐。
《芬芳一生》看哭了不少人,许多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记忆,更是从作品中强烈感受到中国亲情传统文化的动人彰显。
A从创作中领悟更多
“有一天,妈妈带外公去吃(米线),外公看到里面的学生穿着和我之前一样的校服,吃着吃着就哭了……”
摘自吴为《芬芳一生》
盘点荷赛奖的获奖作品、马格南的经典作品,大部分是关注社会议题、公共事务的,人类学影像奇观也是长盛不衰的领域。吴为带着父母去成都当代影像馆看布列松、萨尔加多等摄影作品时,连父亲也被萨尔加多的“金矿”系列深深震撼,他认为这样的作品才是有力量、经典的。
但吴为的“雷达”没有长在宏大叙事上。《家族小事》《外婆的日常》,她的作品一贯以家庭和亲情为主题,用镜头记录岁月痕迹。在构思毕业设计时,很自然的,她想用影像来维系与去世的祖父母的情感链接,甚至是某种程度的物理链接。
在某种意义上说,吴为是外祖父母带大的,但是当他们相继离世时,她都不在他们身边,基于一种想补救、想挽留的本能的感情,她产生了《芬芳一生》的创作想法。
“开始心里也没谱,这个题材涉及的拍摄手法是我不熟悉的,因此还设计了个B计划。但导师说,没有B计划,就把这个做好。”吴为回忆道,她出于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认为他们应该听从心底的声音。“要做一生无悔的作品,不要为了迎合谁而做,你终究要过的是自己的人生。”导师的立场和原则让吴为最终拿定了主意。
不出意外,创作还是出现瓶颈。“外祖父母留下东西太多,而我的手法又很单一,这个矛盾很突出。借鉴别人的手法,又担心被说是照搬人家的……”吴为说道。
为了让自己的创作更有根基、更成体系,她要阅读大量文献,在此过程中,其他摄影师的创作状态“解放”了她。日本摄影师石内都用大特写拍下母亲的口红和假牙,英国摄影师菲利普·托莱达诺把姐姐用过的铅笔、手写卡片,定格于精心选取的光影中……“他们有的随性、有的严谨、有的充满创意,但都做到了让手法服从于自己的主题,只要逻辑语境是统一的。”吴为说道。这个发现彻底解放了她,在手法上“想用啥用啥”。导师评价,《芬芳一生》中使用的多种摄影手法,就像是一支交响曲,而非某个乐器的独奏。
随着拍摄的进程,吴为从“外孙女”的角色慢慢适应了“摄影师”的角色。“电话本我一页页的拍,鸟笼的鸟食台、外公给他们搭的桥,这些细节都拍摄了,对我来说,这些信息都很重要。”吴为说道,一个素材就有几百张照片。后来经导师和朋友提醒,她领悟到要学会用单张照片讲一件事情,于是就有了很多鸟笼、拖鞋、药品堆在一起的照片,一看就明白了老人的社会状态和行为习惯。
B在拍摄中“练习”告别
“妈妈有一天给你们打电话,我偷偷听见了,她说,‘爸、妈,你们这周,过不过来耍嘛?’就是那天,我知道了,你们没有死,这是个秘密。” 摘自吴为《芬芳一生》
据调查,隔代抚育在中国家庭非常普遍。但吴为并不是要反映这一社会现象,她想在治愈自己的同时,探讨衰老是什么,如何面对自己和亲人的老去,如何处理死亡和离别,包括亡者留下的东西。因为,在外祖父母去世这件事情上,她发现家人在这里有个“卡壳”,原本跟父母可以无话不谈的,但对于这件事,父母不知怎么说、从何说,怎样做个妥善的交代,大家就只能沉默或者转换话题。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这是曾经的传统;如今的家庭伦理道德有哪些不变的,有哪些需要接受调整和改变?正是基于这一点,吴为意识到自己作品的意义不限于“缅怀”,她要不断跟人谈论死亡这件事,不断面对逝者遗留的物品,在拍摄中“练习”告别。这并非她的初衷,却似乎是一个冥冥中的必然走向。在后续的展览中,也是这一点触发了观者的思考,让《芬芳一生》引起广泛关注。
有观众表示,在他们老家,人一去世,他相关的一切物品要马上烧掉;也有一些人将遗物久久留在原地,想通过假装看不见来回避对情绪的整理;有些观众释放了情绪,眼泪滴在画册上,还有些人立刻订了机票,回家去看望久疏问候的祖父母……
看到自己作品给人们带来这许多感动和思考,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也觉得太值得了。“现在,《芬芳一生》这个作品独立了,我是它的助手,协助它与更多人产生联结和对话……”吴为说道。
虽然获得了“鲲鹏奖”,也陆续有了办展的机会,但这不是一个大众流行的领域。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吴为看到,更多观众驻足在《芬芳一生》的相关视频前,而静下心来解读影像的耐心略显不够。“观众想看什么,什么能触动他们,这不是摄影师能决定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忠于自我的创作,相信我们有共通的情感,因此总会找到属于你的观众。”吴为说道,一个人遇到的经典不必多,哪怕只有一幅照片,能让他在漫漫人生获得滋养也就够了。
C在人群中获得艺术真谛
“我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睡,摸着外婆的耳垂,睡得最好。”
摘自吴为《芬芳一生》
“85后”蒋方舟坦承“不曾经历沧桑”,而对于生长于中产家庭的“90后”吴为来说,何止是未见沧桑,她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堪称“优越”。
吴为本科读的重庆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期间先后到中国台湾、英国格拉斯哥等地做交换生,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做编导需要团队合作,而摄影一个人、一台相机就能完成。”吴为说道,因为有选择空间,她只需要找到自己适合并喜欢的。因此,本科毕业后她换了专业,去英国的伦敦艺术大学拿下新闻纪实摄影专业的硕士。
“英国的同学平均年龄40岁,他们有些是已经成名的摄影师,只为了在某个技术或某项理论上更精进;也有一些工程师、牙医等,想寻求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吴为说,他们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习针对性很强,本身的特点也很鲜明,有时会因不同观点发生争论。相比较他们,吴为的“段位”太低了,在疲于应付作业中就匆匆毕业了。
此时国内的同龄人要么在一份稳定工作之外,将业余时间投入摄影创作,要么是通过“驻地项目”创作,来兼顾摄影与生活。吴为则在家人支持下,又读了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创作专业的硕士。能够再进入学校,以学生身份边深造边创作的,堪称“奢侈”。
如果说人生第一阶段,家人无私的亲情给予了吴为的纯粹性和恣意生长的底气,人生的后续阶段,她已有勇气去面对社会的复杂性。
要走出自我,走向人群。这对她来说并不是心态转变就可以了。“我坚持了多年的素食,也常常跳过晚饭,所以跟人聚餐时,还是有一些具体的麻烦。”吴为说道。不过,经过几次办展,遭遇展览改期、行程受阻、项目停滞,她发现,这些麻烦和困难没有让她想要退缩,反而激起了斗志和“好奇心”。复杂有复杂的乐趣,可以见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她已拥有了确定的内核,有了盔甲。
“其实,很多艺术家是纯粹性与复杂性的统一体,在人间社会,单纯像小孩,在艺术世界,又是自己的王国和主宰。”吴为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坚持艺术性、忠于自我,对永恒之命题有所触及,但同时对社会有更多体察和关照,由此获得艺术的韧性和广度。
达人档案
吴为,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新闻纪实摄影专业和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创作专业。2021年,《芬芳一生》入选第2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青年摄影推广计划”,获“鲲鹏奖”,并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财新周刊》推荐。(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