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 8个月减排近20吨

2021年09月01日07:45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惊“碳” 8个月减排近20吨

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

“回收纸板箱1.6千克,本次收入1.92元,获得碳中和量0.001吨。”昨日,武侯区簇锦街道永兴社区永乐苑小区的居民王敏来到小区门口的玻璃房子——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通过简单的自助操作,就能将这些东西换成钱和“碳中和量”。

据悉,这是武侯区簇锦街道探索的“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化运作”垃圾分类新模式的有效载体,也是全国首个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自今年1月正式落地,该项目运行近8个月,截至目前,碳中和小屋已回收垃圾17.6吨,产生的碳中和数据(碳减排量)达到19.6吨。

晒数据

运行8个月产生碳中和19.6吨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屋?卖废品这个“小”行为如何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昨日,记者走进小屋看到,房间内被分隔为纺织、玻璃、塑料、金属、废纸5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堆放了相应的垃圾,其中,玻璃区域地面上堆放了许多玻璃瓶,废纸区域堆放的纸板有一米多高,金属区域堆放着几个塑料口袋,里面对应装着易拉罐、铁盒,塑料区域则堆放了几个编织袋,里面装满了矿泉水塑料瓶等。小屋的墙上,贴满了垃圾分类的标语,墙下一角,是一个特制电子秤。

“这可不是一般的秤,它不仅可以称重,还可以计算出可回收物对应的碳中和数据。”正当工作人员解释这个秤如何不一般时,一位居民拎着废旧纸板、塑料瓶来到了小屋。

只见工作人员将一堆废纸板放在秤上,在显示屏上选择废纸类,随即显示重量为1.5公斤,并出现更多细分类选项,选择纸板箱,点击确认,显示屏出现了一个二维码。此时,只需要扫码,就可以得到现金收益。“回收纸板箱1.5公斤,本次收入1.8元,碳中和0.001吨……”扫码之后,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出现了上述数据。

“小屋现在每天的回收量在50-100公斤。”运营公司四川绿豆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俊打开APP,给记者展示小屋垃圾回收和碳减排的成绩:8月28日,回收54.59公斤,碳中和(碳减排量)0.069吨;8月30日,回收99.79公斤,碳中和(碳减排量)0.112吨……自今年1月正式落地,该项目运行近8个月,截至目前,小屋产生的碳中和(碳减排量)达到19.6吨。

新计划

将新增7个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

一个0.4公斤的玻璃酒瓶对应的碳中和数据为0.001吨,一公斤重的纸板对应的碳中和数据为0.001吨……那么,什么是“碳中和”?李俊表示,在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居民将自己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带到这里分类投放,同时通过现场对这些可回收物进行称重,换算出其对应的碳中和数据。相当于因为该行为而抵消掉一部分自己各种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通俗地说是一种碳抵消。

“居民把这些可回收物带到碳中和小屋进行回收,不仅可以获得现金的收益。也可以累积碳积分,当它达到1吨的时候,我们会再奖励居民100元现金。”据李俊介绍,1吨碳中和量等于100碳币,1个碳币等于1元钱。大家通过垃圾分类让更多可回收物被再次利用,积累到100碳币的时候,就可以兑换提现100元钱。

居民李桂英是小区的碳中和积分“王者”,她的碳中和总量已经超过了2吨,并且获得了100元现金奖励。李桂英说,以前不舍得扔的废弃物总爱乱堆,不仅影响环境还造成家庭和邻里不睦,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都学会可回收物品分类,而且积极性更高了。

“自从碳中和小屋建好以后,不仅让社区居民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和碳中和的行动中,也让小区内更干净,更和谐。”武侯区簇锦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在辖区内的社区建设更多碳中和小屋,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碳中和的行动中。

李俊透露,在武侯区相关部门及属地街道支持下,该公司即将在簇锦街道再建设7个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目前这些点位处于选址公示阶段。(记者 粟新林 文/图)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