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在防汛救灾中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2021年08月10日07: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全力以赴,与洪水抢时间”

讲述人: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 杨旭恒

7月20日那天,暴雨如注。我值完班刚回家,电话就响了起来:“双洎河水位暴涨,河道边的东瓦店村受灾严重,急需救援!”

汛情就是命令,作为党员干部,这个时候没什么说的,我披上雨衣就出门了。赶到现场时,同事们正在救援一对困在车里的母女。情况紧急,我们全力以赴,与洪水抢时间。母女成功被救,我们来不及高兴,因为我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要救更多的人。

不到1小时,大家一起转移了30多名受困群众,并为10多名群众找到了安全的落脚地。雨越来越猛,水越涨越高。我们又接到电话,多名群众被困屋顶,河水水位暴涨,情况紧急,我们迅速出发赶过去,就在路上,遇险了。

那股洪水劲儿特别大,我们乘坐的水陆两栖救援车车体很重,但还是硬生生被冲进了双洎河。刹那间,车辆翻滚,我和村干部老杨被洪流裹挟着冲向了下游,一连冲过了3座桥,被冲了3公里,终于脱离了险象环生的主河道。

天已经黑了,我们摸黑蹚水,终于找到了一根约3米高的水泥柱子,在上面一直待到了天亮。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在附近一座废弃的厂房中又发现了5名受困群众。我振作精神,把大家聚拢起来,亮明身份,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一定坚定信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人民警察,必须在紧要关头显本色,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往前冲。暴雨过后,灾后重建、疫情防控任务依然严峻。稍作休整,我就回到所里参与灾后隐患排查、巡逻防控等工作。前两天,我们还下沉到村里,为全员核酸检测做好保障工作,一直忙到凌晨。

基层工作很辛苦,但很值得。群众一句句感谢,一个个笑脸,就是我们坚守的理由。

(本报记者 马跃峰 毕京津采访整理)

“作为党员,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

讲述人:河南省应急救援排水中心党员先锋队队员 孙国亮

一接到命令去卫辉市排涝,我们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信心满满地开赴前线。当7月26日晚到达指定地点时,我有些惊讶。城里到处是水,最深处达3米多,皮划艇、铲车来回穿梭,一旦靠近泵车、打断水下电缆,就可能发生漏电事故。

我们开着大流量移动抢险泵车,来到人民路与太公路交叉口,架设3根长约60米的电缆,铺设5根排水管。水体浑浊,水下情况不明,我们只能潜到污水里,将水泵尽可能埋到深水处。我们将2个电缆接线盒固定在车顶,防止泡水漏电,安排专人站在没过膝盖的水里,手持强光手电不停晃动,向过往群众和车辆喊话,提醒避开作业区域。

20时,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上涨,半小时内涨了近50厘米,水快淹到电缆接线盒了,很可能引发漏电事故。

我们一边呼喊提醒,一边蹚水冲向泵车,火速切断电源。经过观察研判,这里水位涨得过快,无法继续作业,只能紧急收拾设备,赶往东关村雨水泵站继续抽排。

7月27日至31日,我们一直坚守在东关村雨水泵站。刚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活,但水位不降反升,看着群众的房屋、庄稼被淹,我们心里十分着急。7月29日,水位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大家才松了一口气。7月31日,我们惊喜地发现水泵放置点已经触底,抽排工作终于收尾。

排涝那几天,身上衣服湿透、暖干、再湿透。15个队员分为2班,24小时不间断抽排。虽然有倒班,可每半小时就要全体出动移动安装设备,加上蚊虫又多又凶,没人能睡踏实。由于休息不好、体力透支大,陆续有人出现腹泻、感冒、发烧、皮疹的情况。

附近村民自发给我们熬稀饭、下面条,有位老大爷每天泡茶叶水送给我们解乏。作为党员,我们做了应该做的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用淳朴的方式回报我们,我们很感动,心里暖暖的。

(本报记者 马跃峰采访整理)

“看着乡亲们脱险,满是安慰”

讲述人: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罐子镇罐子社区党员突击队队员 吴坤明

我们社区处在汇入渠江的州河、巴河之间,地势低洼,2000来人的社区“靠河而居”。刚刚过去的那场特大洪水,我们彻夜紧急转移了1000多名乡亲。

7月11日深夜,我在场镇查看水情时发现洪水即将漫过桥拱、淹没桥面,可当时暴雨仍在持续,水流非常湍急,水位还在上涨。

容不得半点犹豫,我一边用喇叭、铁锣发出警报,一边组织社区干部紧急疏散群众。而我自己则往冉茂树老两口家里跑,因为他家是社区最低点。当我赶到时,洪水已经漫灌到了房屋半墙。我跟及时赶来的邹长根同志一起,将两位老人安全地背到医院的安置点。

顾不上喘气,我又拿起大喇叭跑到文化街,扯开喉咙一边走,一边喊大家转移。这时手机里的微信群又响了起来:“目前双桥街、农贸市场、文化街共有16名群众被困,情况非常危急,请附近的党员突击队队员速援。”我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大家一起将这16名群众成功撤离到安全地带。

救援远没有结束,大量群众要疏散,我辗转到不同的救援点位,和其他党员突击队队员一起四处搜寻被困的群众,用绳索套着游泳圈,将他们全部安全带离危险地带。

那晚,我们整夜无眠,转移群众1000余人,看着乡亲们脱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虽身心俱疲,却满是安慰。

7月11日下午,洪水逐渐退去,留下一片淤泥,我在社区物资发放点插上党旗,大声告诉大家:“有困难不怕,我们党员同大家一起共进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接下来的两周,我和社区党员一起,清淤消杀、疏堵保畅、发放物资,帮助乡亲们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家园无恙、群众安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此次抗洪抢险的“战场”上,我对党的初心与使命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本报记者 宋豪新采访整理)

“在场的党员没有一个退缩”

讲述人: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镇华川村党支部书记 王宏明

本次“烟花”过境的防汛工作中,我们村组建了1支党员突击队和3支主要由党员组成的为民志愿服务队。

大雨是从7月25日开始下的,虽然知道“烟花”过境可能造成影响,但降雨还是比预想的更严重。村两委迅速召开会议,将全村分成若干个区域,安排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队员进行巡查,主要针对重点路段、河道,一旦发现险情随时上报。同时,我们提前清点了尼龙编织袋、沙袋、铁锹、锄头等工具,安排有经验的队员准备好了铲车、挖土机和电锯等大型设备。我们还转移了居住在河道边的2户村民,让他们暂时居住到村里地势较高的“农家乐”中。全村干部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一切工作做到了组织有序、有条不紊。

大雨一直下到28日。村里的道路、河道护岸出现多处塌方。其中,一条县道在27日下午发生塌方,阻断了道路,道路边上有高压线,情况十分危急。巡查员第一时间发现了险情,并汇报给了电力部门和村两委。

我们安排了2名党员24小时值班,随时与全村17名村民代表保持联系。我带领党员突击队和全体村两委干部15人赶到现场,联合乡镇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和公安等部门,封锁道路、排除积水,安排了6名党员清理土方、开辟安全通道。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将道路积水排除,恢复了道路畅通。

抢险过程中雨势很大,要搬运石头、土块,穿雨衣不方便,更无法打伞。但是,在场的党员没有一个退缩,大家克服了困难、排除了险情,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党员,我们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发挥了带头作用。

(本报记者 徐 靖采访整理)

“我们一定会重建好家园”

讲述人:河北省磁县五里河村党支部书记 赵金文

我们五里河村位于磁县西部的太行山深处,村落沿旱河两岸而建。7月19日晚间,五里河村遭遇了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山洪卷着泥石流沿着河道袭来,多处道路、石堰坍塌,农田、房屋、水利工程受损,可庆幸的是,全村660多名群众平安无恙。

我们村对汛情十分重视。这几年,村两委带领群众,用山石砌起了坚固的防护坝,每年搞防汛演练,让群众绷紧了安全弦。

接到暴雨预警后,我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包片、包人,将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到了安置点。随着“轰隆隆”巨响,大雨倾盆而下。7月21日深夜,五里河村河道水位迅速上升至2.5米以上,我们连夜组织沿河道住户全部转移,在洪水来临前,转移安置群众38户97人。

干部群众日夜值班、巡防河坝,1个小时向上级汇报一次汛情。大家伙两天两夜没合眼,生怕有疏忽,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雨渐小,全村干部群众展开了一场重建家园、生产自救的攻坚战。7月23日,五里河村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杂物。

短短几天,我们疏通了全部的出村道路,公交车又能通行了,我们还要重砌起被水冲溃的石坝、修复水毁的农田,我们一定会重建好家园!

(本报记者 马 晨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0日 19 版)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