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看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山海情”
成昆铁路建设纪念碑。本版图片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摄
博物馆内的版画。
铁道兵的日常用品。
“每天吃完了饭不管多累,就总想着怎么多干点活儿,能赶上做得快的团队,大家都想快点一起把路修好,这种热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吧?”7月11日上午,75岁的雷才栋和10位曾经一起修建过成昆铁路的老战友在成都新津的一个老茶馆相聚,他回想起50多年前的火热岁月,眼睛里泛着光。
距离成都近300公里外的乐山金口河大峡谷附近,有一座“铁道兵博物馆”,也是这群老铁道兵曾“打卡”的回忆之地,博物馆现保存各类珍贵历史照片126张,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籍、证章、影像资料等文物608件,完整地勾勒出铁道兵部队走过的光辉历程,至今鼓舞着后人。仅今年上半年,铁道兵博物馆就吸引了5.6万人前来参观。
一
一座纪念碑
告慰“就地长眠”的二千英烈
“在你的左手边是大凉山,右手边是小凉山,中间是同心桥,一步跨两地。”7月初,铁道兵纪念馆资深讲解员王邦华站在铁道兵博物馆的成昆铁路建设纪念碑前说道。大渡河水哗哗地在旁边流过,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着铁道兵的英勇故事。
抬头仰望8.4米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八个烫金大字,这是叶剑英元帅于1978年铁道兵成立30周年之际题写。整座纪念碑为山体的红褐色,大字下方是两位铁道兵战士富有立体感的头部雕像,一位头戴竹编头盔,目光深邃凝望远方;另一位身穿无袖背心,戴着短沿布帽微笑着。而大字上方的人物雕像逐渐变小,定格了铁道兵战士开路、挖山、点火把的典型动作,是这个群体的肖像缩影。
这座纪念碑,就是告慰修筑成昆铁路牺牲的2100多名铁道兵英烈。当年,近1100公里线路,平均每公里就有大约2位战士牺牲。一瓶白酒、一束白菊花,每年不少老铁道兵和参观者都要来此凭吊。
1964年,党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以四川(包括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被称为“大三线”,其核心是“两基一线”。两基,即在西南建两个工业基地;一线,指的是成昆铁路线。成昆铁路北起成都南至昆明,沿途经过峨眉、峨边、甘洛、攀枝花、米易、甸尾等地,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途经山区复杂程度堪称“地质博物馆”,被不少国外专家称为“生命禁区”。但其实关于成昆铁路设计路线最初有三个方案,如今执行的“西线”方案难度最大,但沿途能串起攀枝花等地丰富的矿产和自然资源,也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这条西南物资大动脉意义重大。
是铁道兵战士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这条钢铁大动脉。在博物馆内有一座名为生死关头的雕塑,再现了四川乐山犍为籍铁道兵战士徐文科牺牲的场景。1965年9月3日下午,铁道兵10师47团的徐文科与战友一道在修建成昆铁路乐山沙湾的大桥隧道施工时遇到塌方,他不幸被垮塌的碎石和支撑木压住,口吐鲜血。在生死关头,徐文科为了把宝贵的最佳求生时间留给战友,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对战友们说:“不要管我,赶快离开!”当时年仅23岁的他被垮塌的碎石,逐渐淹没了整个身体,壮烈牺牲,最终队友获救。“这样年轻鲜活的生命,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哪里牺牲,就在哪条铁路周边就地安埋。”王邦华感叹道。
二
钢钎铁锤
见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铁道兵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铁道兵曾经使用过的铁锹、铁铲、铁锤、钢钎等工具,当时铁道兵就是利用这些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钢钎、铁锤、烂棉袄被称为铁道兵的‘三大法宝’。”王邦华解释,当时由于棉衣有限,不少战士退伍了棉袄继续传承下去。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八个字,对每位铁道兵来说是复杂而艰辛的。曾参与过成昆铁路修建的79岁南充南部老铁道兵杨树和回忆,当时在云南岳家村附近修隧道时,先是背着枪、被子等行李,徒步走了3天,从村里到修隧道的地点没有路,铁道兵所到之处都要先修好便道,才能抵达最终的工作地点。在这途中,遇到坡坡坎坎要铲平,搭好帐篷在山里睡一觉继续干活。遇到山就要挖洞,有些山土质坚硬,要用铁锤、钢钎大力开凿,有时会遇到落石;而到了雨季时,洞里的积水可能漫过胸口,就要先排水才能再继续挖洞。
每到夜晚,团里就会发来“每日战报”,宣布各地铁道兵团队的施工进度,大家“比学赶超”下相互激励,下了命令就一定得完成。“有时候为了赶工期,山区没有电,大家就去村里买来草料等,做成火把夜里接着干。”不少老百姓看着铁道兵们辛苦,沿途为他们送来自家的米粮或肉,让这些20多岁的小伙子干活更有力气。
在铁道兵博物馆,一张照片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一辆挂着“热烈庆祝成昆铁路‘七一’全线胜利通车”字样的火车,开出了沙木拉达铁路隧道(如今已改名为“沙马拉达铁路隧道”)。这个隧道是当时成昆铁路上最长的隧道,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内,被称为“空中隧道”“成昆之巅”,也被当地人称为“东方红”隧道,共有6379米,海拔约3200米,见证了成昆铁路修建最艰难的时光之一。
没有公路,机械设备要靠肩背人扛,拉到施工现场;没有大型机器,铁道兵们用铁锤、钢钎开凿岩壁;没有足够的物资,人们住着简易的帐篷,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但诸多挑战中,以沙木拉达铁路隧道的任务最为艰巨,不但需要克服技术上的挑战,还要克服来自大自然的潜在危险。”中铁隧道局有限公司成昆铁路项目总工程师杨海航介绍,1966年11月,沙木拉达铁路隧道打通会师,从两端到中间施工掘进,最后汇合时,两端洞壁误差只有8毫米,施工精度近乎完美。
杨海航表示,成昆铁路穿越了700多公里的大山,地质条件极其恶劣,以当时的技术手段来说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修成成昆铁路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
一封书信
志在四方与纸短情长
在铁道兵博物馆的展品中,最有人情味的,莫过于一封封家书和工作日记了。
“小顾同志,您好,近来身体好吗?您的来信早已经收到啦!是在上个月25号收到的。本应及时给您回信,因最近一个时期,工作和学习很忙,没有时间写信,望谅解。”这封信的抬头是红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三七一部队笺”,信中的“小顾”指的就是烈士顾永康,来信的是一位在江西当兵的李姓战友。在信件往来中,他们相互鼓励彼此虚心学习、勤学苦练,并附上了彼此的老照片,以表思念。顾永康生前这样的信件还有很多,甚至有些在他牺牲后都还没来得及打开。
顾永康于1941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1961年应征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710部队22分队代理副排长,曾荣立三等功一次。1965年1月在云南省禄丰县黑井村修建成昆铁路时牺牲,年仅24岁。“一声令下,我们的铁道兵战士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支援,当时修路的地方通信不畅,大家就靠书信往来,寄情千里之外的思念。”王邦华指着信件说道。
而在另一个玻璃展示柜里,是一群风华正茂的铁道兵大男孩正在看文艺节目的老照片,他们的脸上绽放着阳光的笑容。
“每次看文艺节目或者电影,最光荣的就是开头有表扬环节,谁是最近的先进工作者,把这些荣誉告诉家人,是最开心的事。”72岁的李兴友,是乐山市五通桥人,19岁入伍成为一位铁道兵战士,曾参与修建了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他把鲜红色的退伍证翻开,上面还记录着曾经得过“嘉奖八次”的荣誉,其中还有“五好士兵”的荣誉。不少铁道兵战士把对家乡的思念,化作志在四方的革命热情。
志在四方,从祖国最寒冷的东北,到最温暖的海南,铁道兵的奉献关系着每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铁道兵博物馆的墙里,参观者不仅能看到成昆铁路有关的铁道兵史料,还能发现其实如今大家熟悉的上海国际虹桥机场、海南的环岛铁路、武汉长江大桥上的武昌联络线铁轨、穿越太行山的京原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等,其实都离不开铁道兵的奉献。他们有时是“冰山上的来客”,在林海雪原开新路;他们有时是草原上的开路先锋,让通霍铁路在茫茫绿草中成为一道如彩虹靓丽的风景线……
从炮火里来,到深山中去。铁道兵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重要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争时期,他们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和平年代,他们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从1948年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到1984年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无数铁道兵战士为共和国铁路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曾小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