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川渝携手 弘扬中医药文化 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刘海天
2021年07月13日09:5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巴蜀千古情,川渝一家亲。四川和重庆,同属一种地方文化,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两地一起进步发展。

2020年7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省中医院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在四川成都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各方将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对外交流等领域进行通力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中医药智慧和方案。

随着联盟成立,联合工作切实展开。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川渝是一家,川渝中医药更是一家。两地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源远流长的紧密合作。

据了解,2018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与重庆市中医院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重庆中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2019年开始,重庆市中医院承接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一体化班”学生的临床实习,至今已培养了三届共120名学生。其中,首届学生考研上线率达67%,第二届则达到了80%。此外,成都中医药大学举办的2年期“西学中”专题培训班,重庆800多名中医参加了学习。

2021年,重庆市中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川渝共建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被重庆市科技局批准,是获批建设的唯一一个医学领域重点实验室。

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在重庆有1所合作共建附属医院(重庆市中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5所实习医院、17所医联体联盟医院。各医院年均举办各类讲座和学术活动200余场次,接纳见习医生、实习生300余人。

川渝青山绿水,长出道地药材。人民网 刘海天摄

针对中医药合作,川渝两地于2020年开始实施联合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立项“川渝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经费200万元;重庆市科技局立项“川渝道地药材绿色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经费150万元。这些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川渝一体化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川渝中药资源信息、技术、产业和服务的深度共享融合。

据介绍,随着项目的开展和两地合作的深化,川渝下一步将针对中药材产业服务,联合开展如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及信息共享、川渝道地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培训等多方位合作,推进两地道地药材产业发展。

药企员工正在处理药材。人民网 刘海天摄

此外,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与重庆华森制药、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共同开展川渝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如,该院与重庆企业签订了“太极山泉水对嘌呤代谢及尿酸排泄的作用研究”合作项目,合同额160万元。同时,该院还联合川渝两地60多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

2020年11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与重庆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两期川渝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培训班,近400人参加培训。

救人不见血的“刀”

“海扶刀”是学名叫“聚焦超声消融”的肿瘤治疗中国原创新技术,由重庆的创新技术与川派中医携手打造,是川渝两地在中医药领域的一次完美合作。据介绍,该技术具有不开刀、不出血、无瘢痕、非侵入、无放射性等特性,目前国内外已有2800家医疗机构予以临床应用,累计已在全球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患者12万余例。

遂宁市中医院在进行“海扶刀”手术治疗。人民网 刘海天摄

遂宁市中医院于2006年率先开展“聚焦超声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至2020年10月共完成手术2600余例(其中恶性肿瘤900余例),在四川省位居前列。2019年12月,国际微无创医学会授予其“国际微无创医学技术培训中心”,国家四部委联合为其授牌“全球超声无创治疗良、恶性肿瘤技术产业化临床示范基地”。2020年8月,“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实体肿瘤培训班”在遂宁成功举办,川渝两地30多家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参会,重庆医科大学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川渝地区联合发展中医药事业。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供图

遂宁市中医院院长何佳表示,该技术紧扣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以“培元固本”“扶阳抑阴”理论为突破口,秉承了“中体西用、中西结合”的思想。

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晨认为,这个研究成果“为中国原创发明插上了中医药理论的翅膀”。

据介绍,各国很多医疗人员来中国,到遂宁市中医院参加培训学习。

产业兴旺中药香

“兴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一梅介绍,川渝地区联合发展中医药事业,非常重视产业合作。

在中药品牌中,云南三七很有名。近年,一位博士把它引种到四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川渝三七的品质很不错,只是单位面积的产量比云南稍低一些。现在,川渝两地都有云南三七的种植基地。据介绍,中药材有道地属性,一方水土长一方药材。一般高海拔的药材,品质会更好一些。但三七从高海拔的云南移植到低海拔的川渝地区,品质却几乎一样,原因在于川渝地区的三七种植中应用了科技创新技术。

郁郁葱葱的白芷。人民网 刘海天摄

在遂宁市蓬溪县的川白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基地里,两片白芷地隔着一条小路正在“比赛”。据基地负责人郑全林介绍,路的一边是使用化肥农药的无机种植,一边是禁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种植,通过对比种植来做试验。

这个基地同时也是川白芷的良种繁育基地,带动着川渝两地相关产业的发展。郑全林介绍,目前基地在做一个产业试验:用川白芷作为原材料来加工手串。因为川白芷有中药的功效,做成文创产品会有更高的价值。不过,他遇到了一个难题,川白芷的强度不够,不好加工成型,他正在考虑试验新的加工工艺。“几乎每一盆火锅底料里都有白芷,它也是面膜的主要成分,产业市场很大。”郑全林说,目前遂宁已经成为全国三大白芷集散地之一。

“四月将尽五月初,家家买纸糊窗户。丈夫外出三年整,千里家书一字无。”这首诗是4个谜语,谜底分别是一味中药材:半夏、防风、当归、白芷。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瑰宝,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瑰宝,它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川渝地区正联合起来,振兴中医药文化,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