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记者调查

四川广安:筑巢引凤揽贤才 促进就业显成效

郭莹
2021年06月30日12:4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六月仲夏,正值蜜梨丰收。

站在四川广安华蓥市禄市镇高山上远眺,山岚绵延舒缓,山野满目苍翠,枝头硕果累累。这里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安蜜梨”的主产区之一。为了拓宽蜜梨销售加工,当地人社部门参与创建万亩创业示范园区,积极促进人才归田,培养致富带头人带领农户种植生产,实现增收致富。

蜜梨进入成熟季节。人民网 郭莹摄

32岁的李娟是当地招揽的致富带头人之一,这几天,她正在山上忙着采摘和农民技能培训。“6月到10月是梨树结果的时候,昨天采了5000多斤蜜梨,全部销售一空。”

李娟推广蜜梨的“杀手锏”主要有两个:一是和果农、电商产业园签订三方协议,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卖货;二是通过梨树认养助推农旅融合。在她看来,直播解决的是销路问题,梨树认养则解决农业投资周期长、采摘成本高的问题,带动乡村旅游。

她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有150颗梨树,一棵树设置5年认养期,每年认养费用为120元,对农户来说,这是一笔收入;如果每年每个认养家庭来几次产业园,耕作采摘,吃住玩耍,就又成为农户一个增收渠道,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她透露,这种认养模式推广得特别好,目前她负责的园区,7500颗梨树已经认养了三分之二。

“脑子活,眼光好,心肠热”,是村民对李娟的评价。早年在深圳打工期间接触了电商业务,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她从一家电商企业的客服专员成长为公司管理者,变成精通电商类业务的新青年。

2018年,李娟辞去工作,回到故乡创办电商企业。最初,她也面临过资金、场地、物流、人力等一系列问题。一筹莫展之际,华蓥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向她施以援手,帮她出谋划策、协调资源、拓宽思路。

在人社部门的推荐下,李娟参加了“新三农”电商时代创业大赛,凭借专业优势,她在比赛中拿到了一等奖,后期成功融资50万元。

在了解到当地返乡创业示范园优惠政策,李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在园区内拓展蜜梨、石榴红茶等产业。如今,李娟的公司为企业和农户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30多户当地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吸纳周边农户就业60多人。

“返乡创业示范园采用‘一分两统三免费’的建园模式,创业者可通过自主建园或承包两种方式入园创业。”华蓥市人社局局长白雪峰介绍,“一分”指创业者分户生产,创业者可根据自身能力在园区内进行不同程度、规模的生产创业;“两统”是由农投公司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产品;“三免费”则是由农投公司免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广安蜜梨”品牌,帮助创业者降低生产成本,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白雪峰说,通过示范园的建园模式,每亩的建园成本由6000元降到了3000元,管护费用从2000元降到了800元,创业者在返乡创业初期缺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难题被有效破解。

蜜梨深加工产品。人民网 郭莹摄

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在广安,享受到人社部门提供的实惠的不止一地。在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返乡创业者游中杰依靠柠檬种植和深加工发家致富,促进当地农户稳定就业增收。2014年,游中杰流转了白马乡石河村、白马村、五童村3个村1500多亩土地种植柠檬。通过外贸渠道,当地优质柠檬漂洋过海,远销国外。

“我们每用一个贫困户,人社部门就补助800元,这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成本,也实现了企业固定用工。”游中杰介绍,在创业路上,广安区人社局为她送来了不少帮扶好政策。2019年,广安区人社局将游中杰的公司审核认定为扶贫车间。2019年至2020年,游中杰获得扶贫车间补贴资金11.62万元,有7名贫困户在此稳定就业,实现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0元,白马乡周边村700余户农户种植柠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最近,游中杰又和中国柑橘研究所达成合作,引进技术,发力柠檬深加工。对于未来,她信心满满,“我们现在已经生产了柠檬干片,下一步我们会将柠檬加工成柠檬汁、柠檬果脯,拓宽销路,实现农户长效增收。”

(责编:李强强、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