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港口时代与高铁时代并存 泸州高质量发展驶入超车道

2021年06月29日17:47 | 来源:泸州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港口时代与高铁时代并存 泸州高质量发展驶入超车道

  奔腾不息的长江穿境而过,给泸州带来了136公里的黄金水道和四川第一港,为长江上游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勾勒出大格局。

  6月2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6月28日,D1758次列车从泸州高铁枢纽站出发驶往广州。作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泸州不通高铁的历史终结在2021年的夏天。连接成都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全长128公里,因为沿线川南三大城市内江、自贡、泸州分别被称为“甜城、盐城、酒城”,它也成为了一条带着“甜味、盐味、酒味”的“三味”高铁,为三大城市“十四五”开篇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西至东的136公里黄金水道,从南至北的128公里高铁,“双龙”在泸州相遇,将激发出怎样的活力?

  泸州高铁时代的“高光”背后,是这个城市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中乘势而起,在塑造高品质、高颜值城市中“酿造幸福”,在建设内陆高地中迈向新坐标。

  开窗放入大江来,内陆变前沿。短短几年时间,泸州已经拥有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6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成为开放平台数量仅次于成都的四川开放第二城。

  千年古城注入新活力

  一个城市的兴盛离不开两大要素:水源和便捷交通。

  在以水道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坐拥长沱两江的泸州在宋明时期是全国著名的33个商业都会之一。“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清朝诗人张问陶的《泸州》一诗,勾勒出了一幅因江而兴的酒城盛景。如今的泸州长江边,虽再也见不到灯红酒绿的酒楼,但载满货物的货轮依然来来往往。泸州,是四川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泸州不仅有着便利的水运,如今还坐拥四川第三大航空港——云龙机场。与此同时,泸州通达全国的“一环七射一横”的高速公路网,让“跳三跳,泸州到”成为历史。如今,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正式通车,宣告泸州这个百万人口城市不通高铁的历史翻篇。泸州铁路一步跨百年,形成泸州至成渝两地1小时交通圈。水公铁空齐备的交通方式,不仅丰富了泸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内涵,还提升了泸州城市能级、增强了城市竞争力、聚合力和服务力。

  跨越数百年,从港口时代到港口时代与高铁时代携手发力,产业、资本、人口流动等的加快将给泸州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将促进城市发展形成新格局。

  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交汇叠加下,酒城泸州开始展望新的目标。

  高品质生活翻开新篇章

  “基础设施+平台优势+战略机遇”,使泸州赢得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后劲更加强大。

  进入“十四五”时期,一开局,泸州不仅将目标锁定在“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上,更瞄准“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这条路上,泸州已经铿锵迈步。

  底气何来?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多张国家级城市名片,是对“中国酒城·醉美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的最好诠释。

  依托全国浓香型、酱香型白酒唯一叠合区的产区优势,以泸州老窖、郎酒为龙头,泸州着力做强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同时,泸州聚焦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培育壮大纺织产业。传统产业正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在培育壮大,传统与现代产业交相辉映,促进泸州城市竞争力日渐提升。

  追求健康生活,泸州拥有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7所三甲医疗机构,服务川渝滇黔结合部6000万人;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等8所高校满足了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到周末或节假日,毗邻泸州周边的川滇黔各种牌照的小车汇聚泸州。

  ……

 迈入港口与高铁时代并存后的酒城泸州,一幅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城市新画卷正在展开,有望阔步提速,后发先至。根据《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泸州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4000亿元,力争跨越4500亿元。(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