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中國做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

2025年11月28日09:48 |
小字號

“到2035年,中國全經濟范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爭做得更好。”今年9月24日,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布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世界再次矚目。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原特使解振華表示,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是中國按照《巴黎協定》的要求體現自身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標,為完成這一目標,中國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締約方每5年更新一次氣候行動目標,且力度不斷加強。5年前,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綠色低碳的國際承諾,也體現在“十四五”期間實實在在的行動裡。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高在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專家座談會上指出,這是我國首次提出覆蓋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絕對量減排目標,體現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堅定決心,為“十五五”“十六五”規劃綠色低碳轉型指明了方向。

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多重挑戰,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治理前景的憂慮上升,信心下降。在這一特殊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向世界發出強有力的信號,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確定性和穩定性。

“各國積極表達雄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積極採取行動。”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張海濱表示,隻有採取切實的氣候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才能扎實推進全球氣候治理。

中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重要貢獻者和關鍵引領者。自2020年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貢獻了全球1/4的新增綠色面積。在許多國家看來,中國綠色發展的路徑表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並行不悖。

事實上,綠色就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十四五”期間,中國協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實現從重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跨越式轉變。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總結稱,中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明顯提升”。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阿爾米達·薩爾西婭·阿裡沙赫巴納說:“低碳轉型將定義我們未來數十年地區發展路徑,中國的領導力和經驗不僅帶來了靈感和激勵,也帶來了非常務實的合作路徑。”

柬埔寨環境部部長楊·索帕勒10年前曾來過中國,了解中國如何解決污染問題。“現在我也在利用我所學習的知識解決柬埔寨的問題。”10月18日,楊·索帕勒再次來到北京,他表示,柬埔寨也經歷了發展帶來環境污染的階段,“但當我們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就發現實際上環境將可以得到保護”。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中國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並動員應對氣候變化相關資金超1770億元人民幣。中國推動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並向全球提供大量風電、光伏設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綠色產品與技術支撐。發改和能源部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僅“十四五”期間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就助力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41億噸。

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提出,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森林蓄積量達到240億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主要高排放行業,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在解振華看來,后續的減排需要推進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的深度調整,需要更多科學技術、商業模式、政策和體制機制的創新。

“新一輪綠色低碳技術和產業革命浪潮已席卷全球,不可逆轉。與歷史上不同的是,這次產業和技術革命的主戰場發生在中國。”國合會上,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發言時指出,例如,過去的能源“不可能三角”正在這場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中被破解。鄒驥認為,中國開始進入碳排放平台期和碳達峰窗口期,當下緊迫的是要將構建碳總量引領的碳排放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解振華表示,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應對氣候變化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任重道遠,其間出現的各項問題都是“成長中的煩惱”,要堅持深化改革創新,積極穩妥地應對。解振華提到,今年9月24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約佔全球排放量79%和全球人口2/3的125個氣候公約締約方已提交或已宣布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但這距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算《巴黎協定》要實現的減排目標仍有差距。在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辦前,將有更多國家公布自己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就像過去歷次發布的國際承諾一樣,此次中國宣布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將轉化為具體的、更強有力的氣候行動。”張海濱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