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10個合作項目!成都未來醫學城加速推動成果落地
人民網成都11月1日電 (趙祖樂)10月31日,“科創天府·智匯蓉城”醫學科技賦能產業暨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在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舉行。活動以“鏈動創新資源加速成果落地”為主題,匯聚近200位政、醫、學、研、產、投資領域嘉賓,共同推動醫學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現場共簽約10個合作項目,集中展示37項創新成果。
37項成果集中亮相
彰顯“醫教研產”融合實力
活動在成都未來醫學城城市展廳拉開帷幕,與會嘉賓共同領略了前沿醫學與科技成果的獨特魅力。
展廳內重點展示了在成都未來醫學城實現轉化的37項創新成果,覆蓋高端醫療器械、智能康復設備、創新生物材料等多個前沿方向,包括斯馬特診斷技術(成都)有限公司研發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孔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以及蝶和科技推出的專業型下肢康復機器人等。

活動現場。東部新區黨群部供圖
以上成果不僅直擊臨床痛點,也全面體現了未來醫學城在“醫教研產”全生命周期融合模式中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強大推動力。
生物芯片作為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交叉的戰略前沿領域,被視為驅動未來醫學變革的核心引擎。著力打造生物芯片特色園區品牌,已成為成都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發力點,也是本次活動大家熱議的焦點之一。
活動中,成都東部新區相關負責人作《未來醫學城生物芯片產業生態構建》專題推介。2024年7月,成都未來醫學城打造的“生物芯片孵化加速園”入選成都市首批次未來產業孵化加速園,目前已形成“研發、轉化、銷售”的梯度發展格局,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與集群效應。
當前,成都未來醫學城正聚焦生物芯片這一主攻方向,以“全鏈協同、靶向突破、生態賦能”為總體思路,志在打造生物芯片細分賽道的未來產業新高地。
“揭榜挂帥”引領科技攻關
10項簽約落地見實效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環節,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2025年第三批“揭榜挂帥”榜單正式發布。
該榜單聚焦生物醫藥領域關鍵技術攻關需求,以臨床和市場實際需求牽引科研創新,吸引高水平科研團隊與企業參與,搭建了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的精准對接橋梁。
共促成兩輪10個重大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其中6項生物醫藥產品/服務應用簽約覆蓋腫瘤類器官藥敏測試、智能生物芯片檢測、寵物檢測設備開發等領域,標志著多項創新產品突破技術瓶頸,加速推向市場。

簽約儀式現場。東部新區黨群部供圖
同時,成都未來醫學城管理局與四川千麥醫學檢驗所、塔比星健康科技等企業簽約,將共同推動“智慧醫學檢驗創新實驗室”“智能醫療機構研發及生產基地”等4個項目實施。
這些項目的落地,不僅是未來醫學城推動“立園滿園”行動的具體體現,也將顯著增強成都東部新區在醫學檢驗與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產業集聚能力。
政策與需求同步發布
夯實成果轉化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成果轉化效能,活動現場還發布了多項政策與需求信息。成都市衛健委發布《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需求清單》,系統梳理並呈現醫療機構在臨床技術與設備應用方面的迫切需求,為企業和科研團隊提供明確市場指引﹔成都市醫保局對“惠蓉保”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進行政策解讀,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與民生保障協同並進提供支持。
此外,在醫學應用場景成果供需對接專場活動中,四川迪亞生物“首個腫瘤類器官藥敏測試人工智能平台”、天府錦城醫療器械公司“基於非侵入式腦機交互的數字心理健康管理系統”、金鳳實驗室的“金鳳智慧病理智能標算、精准診斷平台”3項重磅科技成果進行重點推介。現場交流氣氛熱烈,醫院、企業、科研及投資機構代表圍繞技術細節、合作路徑與市場前景展開務實討論,有效推動了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本次對接活動,不僅是對醫學科技成果的集中檢閱,更是創新資源的高效鏈接與未來藍圖共同繪制。未來,成都未來醫學城將依托國家醫學中心、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等高能級平台,持續完善“研發-驗証-孵化-轉化”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成都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