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納溪:竹間爭鋒“編織”百億產業新藍圖
10月30日,“中國特色竹鄉”瀘州市納溪區迎來一場竹藝盛事——2025年四川省竹藤師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暨竹工藝品展示交流活動在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拉開帷幕。本次大賽以“綠竹青藤·匠心蜀韻”為主題,由四川省林草局、省總工會聯合主辦,吸引全省50余名竹藤技藝高手齊聚一堂,展開為期2天的技藝切磋與文化展示。

開幕式現場。丁俊皓攝
瀘州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竹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讓“一根翠竹”串聯起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多元價值,以“川竹”振興為引領,助力打造“川南竹產業新高地”。
賽場內,選手們神情專注,指尖竹篾翻飛,將傳統編織技法與現代創意設計相融合,在規定時間內創作出竹編畫、實用器具等多類作品。賽場外,納溪本土竹產業商戶紛紛設攤展銷,吸引游客駐足體驗。“我們的竹編都是純手工制作,工藝精湛。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納溪竹產品。”商戶陳玲說。
“這次全省大賽高手如雲,我能參加感到非常榮幸。我准備把傳統竹編技法和現代審美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全力以赴,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眉山參賽選手鄭霞表示。
據悉,本次大賽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竹藤師”職業標准,設置竹編理論培訓與考試、技藝實操競賽、竹工藝品展示三大板塊。值得一提的是,大賽中多位殘障選手的表現尤為動人。他們以竹為媒,以指尖為語,展現出非凡的專注與堅韌。
“雖然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但竹篾在指尖穿梭的觸感,就是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聽障選手劉羅琳通過手語表示,“我學竹編已經7年,參加這次大賽,我特別珍惜。這次把全部熱愛融入作品,希望用作品說話,讓大家看到我的堅持。”她與多位選手一起,用行動詮釋了“匠心無界”的深刻內涵。

參賽選手正在制作竹編。張玉龍攝
經過激烈角逐,選手陳嵩憑借精湛技藝與獨特創意斬獲一等獎,並獲得5000元獎金及“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推薦資格。魯冬勤獲二等獎,馬利群、何鬆穎、劉羅琳分獲三等獎,另有若干選手獲優勝獎。
大賽不僅是技藝的競技場,更是竹產業成果的展示平台。現場設置竹工藝品交流、非遺展演、林竹產品三大展區,共展出全省選送的103件(套)竹編畫等創意作品,並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評選“最受歡迎竹工藝品”。
“納溪竹產業具備資源豐富、非遺技藝深厚、技術體系完整等優勢,涵蓋竹家具、竹編、竹雕、竹漿造紙等多類業態,為社會輸出大量竹編工藝人才,並建有西南首個竹產業博士工作站等,都成為本次大賽落戶納溪的重要基礎。”四川省林產聯合會秘書長孫應舟表示。
“這次大賽能在納溪區舉辦,我們特別榮幸。”納溪區林業和竹業局副局長王良鷹介紹,“納溪現有竹林96萬畝,竹產業從業人員超3萬人,年產值突破100億元,集群規模顯著。未來,納溪將持續推動‘賽事效應’轉化為‘產業效益’,讓‘納溪竹編’等‘以竹代塑’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千年竹藝在新時代綻放奪目光彩。”(張玉龍、丁俊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