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龍潭將軍村:大棚連片起 三產融合興

2025年10月30日11:29 |
小字號

龍潭鎮將軍村吳方壩片區,連綿的藍色大棚映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光澤。嶄新的高架棚與一旁色彩跳躍的田園彩繪、充滿歡聲笑語的露營地彼此呼應,交織出一幅“田園如畫、產區成景”的現代鄉村圖景。這個9月底剛完工驗收的產業提升項目總算落了地,不僅是村裡眼下最熱鬧的話題,更成了這片傳統農田向現代農業轉型、筑牢鄉村振興根基的“新地標”。

產業之變:從“傳統耕作”到“智慧生產”的躍遷

“這真是實現了質的飛躍!”55歲的吳大爺摸著新棚結實的鋼管,滿臉感慨。在龍潭鎮的統籌規劃下,過去那些低矮單薄、怕風怕雨的小矮棚,正被一批高標准連棚逐步取代。將軍村此次產業提升工程,總佔地17.5畝,建了4座高標准連棚,總投資85萬元,為農業生產帶來了根本性的空間解放。

“棚高4.5米,農機進出暢通無阻﹔內部2.4米高,再也不用彎腰憋屈干活。”將軍村村支書鄧建介紹,“單是棚型升級,通風、採光一改善,挂果率預計提升50%到80%。咱這棚裡已經規劃了精准滴灌,接下來就配置全自動設備,啥時候澆水、施多少肥,機器自己就能算明白。這麼一來,一畝地能頂過去近兩畝的收成,還能省下一大半人工。”

說到這兒,鄧建聲音更添了幾分實在,“咱建這棚子,不是簡單添幾處種庄稼的地,是想給咱村搭個現代農業的架子——有配套的育苗棚、有先進的種植設施、有穩定的銷售渠道。這才是能夠支撐村庄長遠發展、帶動村民穩定增收的產業基石。”

格局之變:從“單一農業”到“三產融合”的“融合之路”

龍潭鎮的鄉村振興實踐,視野早已超越單一作物的生產。在鎮裡的統一布局下,如將軍村這般的新大棚,被有機嵌入“農業+旅游”的整體發展框架中。它們不再是孤零零的生產單元,而是與原有的露營基地緊密聯動,形成“大棚種植+標准化生產+田園體驗”鏈條。

大棚專注高品質果蔬產出,露營地則成為吸引游客的窗口,讓人們在星空下、田園旁,感受鄉村生活的愜意。再加上村中那些繪有農耕故事與鄉間風景的彩繪牆,龍潭鎮正推動鄉村從過去單一的“菜籃子”,蛻變為兼具生產、生態與旅游功能的鄉村綜合體。

鄉風之變:從“人才外流”到“人心回歸”的嬗變

產業的迭代與環境的煥新,正悄然重塑著龍潭鎮整體精神風貌,鄉風在產業的帶動下愈發淳厚。人心穩了,發展才有根。如今在這裡,聊技術、談規劃已成新風尚。

“以前年輕人總往外跑,現在不一樣了。”吳大爺望著這片蔚藍大棚,眼中充滿期待,“家門口有了這樣的產業,明年說不定我家孩子就願意回來了。”

這片嶄新的藍色大棚,看似尋常,卻實實在在地改寫著將軍村的產業底色——從“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轉向“設施賦能+鏈條發展”的現代農業,這不僅是龍潭鎮產業轉型的“示范田”、三產融合的“連接線”,更是提振信心、凝聚鄉風的“活力源”。在龍潭鎮,高效農業、優美生態與富裕生活正在形成良性循環,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彭熙雨 劉慶)

來源:貢井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