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多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紀念“九一八”事變

94年前的9月18日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
發生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
不僅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
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達州各地紛紛舉辦多種活動
緬懷先烈
銘記歷史
通川區:上好紀念碑下的思政課
通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與通川區教育局組織通川區民族小學校部分師生和參戰老兵代表前往達州紅軍烈士陵園,舉行“銘記歷史的聲音、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紀念活動,上好紀念碑下的思政課。
參加人員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向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和慘遭日本侵略者殺害的無辜同胞默哀並敬獻花籃。參戰老兵、紅色故事宣講人甘禮彬,深情講述“九一八”事變的悲痛歷史和抵御外侮的歷程,並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為切入點,帶領大家回顧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少先隊員深受教育,為甘禮彬系上紅領巾,並前往烈士墓區,向英烈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禮、敬獻鮮花,表達對英烈的崇高敬意。
這堂紀念碑下的思政課,通過“參與式感受+沉浸式體驗”,不僅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通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紅色九月”相關活動為契機,持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萬源市、宣漢縣:觀影《731》
萬源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宣漢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分別組織干部職工、部分退役軍人集中觀看電影《731》。
觀影過程中,全體人員全神貫注,深入了解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在哈爾濱平房區進行細菌戰研究的真實事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和黨性教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參加觀影人員紛紛表示,此次觀影活動是一次直擊靈魂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必須時刻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大竹縣:開展專題紀念活動
大竹縣在光影國際影城1號廳組織開展“銘記‘九一八’·痛斥731暴行,傳承紅色基因,筑牢國防根基”專題紀念活動。縣人武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國防動員事務中心干部職工,縣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縣光榮院休養老兵代表及2025年下半年入伍新兵代表等120人參加。
全體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喚醒入黨初心。鏗鏘有力的誓言凝聚起“以史為鑒、強我國防”的強烈共識。當防空警報准時響起,全體參加人員肅立默哀,深切緬懷“九一八”事變遇難同胞、遭受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人體實驗的受害者,以及為民族獨立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
默哀結束后,主辦方還舉辦了國防知識競賽,圍繞“九一八”事變的史實、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的罪行和國防法規等內容精心設置題目,並為優勝者送上《毛澤東教我們學處事》《紅星照耀中國》《初心如磐:紅色家風故事》等紅色書籍。
最后,全體人員集中觀看了影片《731》,教育大家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渠縣: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渠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與貴福鎮第一中心小學以“警鐘長鳴‘九一八’、居安思危強中華”為主題,帶領學校師生走進紅色渠縣紀念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庄嚴肅穆的紀念現場,成為青少年感悟初心、砥礪信仰的“活課堂”。
參加人員在營渠戰役紀念碑前列隊肅立,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表達對先烈的緬懷之情。紅色宣講員深情講述“九一八”事變和川東兒女組建抗日隊伍、渠縣英烈血戰疆場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歷史片段、一段段感人的英雄事跡,讓同學們眼含淚光。
“紅色基因不是陳列在紀念館裡的文物,而是融入青少年血脈的精神密碼。”渠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旨在讓青少年銘記歷史,教育引導青少年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用實際行動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
開江縣:舉行主題教育活動
開江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退役士兵代表前往開江縣烈士陵園舉行“銘記歷史、吾輩自強”主題教育活動。
參加活動退役士兵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重溫入黨誓詞,向英烈默哀鞠躬、敬獻鮮花並瞻仰烈士紀念設施,擦拭烈士墓碑。退役軍人代表張程芸深情講述革命先烈唐在剛的先進事跡,分享自己退役后傳承軍人精神、服務社會的感悟,教育大家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此次活動,通過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激勵退役士兵“退役不褪色”,全心投入家鄉建設,在新的起點上開啟新征程,為開江縣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來源:達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