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綠成網:雅安雨城公園網激活城市新生活
自2019年雅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啟動“三步走”戰略以來,雨城區持續推進城市綠道建設。六年間,一條條綠道如綠色紐帶般串聯起城市公園,將原本分散的綠地連綴成網,煥發出現代城市的生態活力。

綠道織就 “公園網絡”
連通便捷點亮生活
9月9日,記者走進連接大興濱江綠廊公園與雅安生物多樣性公園的綠道。這條全長7公裡的雅州熊貓綠廊沿青衣江蜿蜒伸展,宛若一條翠綠的項鏈。平整防滑的透水瀝青路面與清晰的方向指示系統,讓騎行更加舒適便捷。僅需15分鐘,市民便可從濱江綠廊公園騎抵生物多樣性公園,實現“一腳踏兩園”的暢行體驗。綠道巧妙融入熊貓文化等雅安特色元素,串聯多個公園與休閑節點,配套完善的休息驛站和無障礙設施,成為大興片區一張亮眼的生態名片。

“以前帶孫子去兒童公園,得繞遠路坐公交。現在從家門口的濱河公園走綠道,推著嬰兒車一會兒就到,沿途風景好,孩子也開心。”一位市民高興地說。
以雅安市生物多樣性公園為例,綠道沿濱江西路與文心路延伸,如綠色動脈一般,將森林劇場親子園、生物多樣性數字博物館、生命密碼童趣園、鴿子花藝術廳等十一處景觀節點緊密相連。這一設計不僅增強了公園系統內部的連通性,也使游客能便捷穿梭於不同主題區域,體驗從自然教育、生態保護到休閑娛樂的多元功能。

無論是親子家庭在FISH樂園嬉戲,還是在“雨潤雅安”濕地景觀中感受自然,綠道已成為銜接人與自然的紐帶,顯著提升了游覽的流暢性與舒適度。該公園不僅是生態展示的窗口,更是綠道串聯理念下的現代公園典范,體現出雅安推動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前瞻性與創新力。
據了解,雨城區最重要、最基礎的城市綠廊,是天然形成的青衣江及其沿岸生態空間。經多年建設,雨城區已在青衣江兩岸建成長約37公裡的綠道。左岸以濱江健康主題公園為主,右岸則以青衣江公園為核心,共同構建出現有城區的濱江景觀廊道。
一條綠道,串聯幾大休閑空間:從青衣江公園出發,步行20分鐘即可到達熊貓綠島公園﹔再前行便融入熊貓綠島文旅特色街區﹔穿過街區,僅需五六分鐘便可抵達女媧雕像廣場。“這裡空氣好、景色美,走走特別舒服!”專程乘公交來此散步的張奶奶和程爺爺連連稱贊。整條綠道將自然景觀、商業氛圍與文化底蘊有機融合,為市民提供便捷舒適的慢行體驗,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綠廊織就幸福網
市民點贊聲連連
公園與綠道建設不僅改變了城市面貌,更顯著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在桃花島公園,一對正在散步的夫妻表示:“以前這裡是荒灘,現在改造得真好,路面平整。我們每天早晚都來走走,呼吸新鮮空氣,看看江景,心情特別舒暢。”

在三雅園,一群老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這個廣場建得好,場地寬敞平整,晚上燈光亮堂。我們每天來活動筋骨、跳跳舞,既鍛煉身體,又結交朋友,晚年生活多了很多樂趣。”一位老人笑著說。

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為綠道的便捷與舒適點贊。有市民表示,綠道建成后自己去公園的頻率明顯增加,從“偶爾一去”變為“每日打卡”。還有市民夸贊綠道設計貼心,指示牌清晰,公廁潔淨,極大方便了日常出行。
從昔日零散的“綠地孤島”到如今系統連接的“公園城市”,雨城區依托綠道建設,不僅重塑了城市生態格局,也深刻改變了市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親子互動、運動健身、朋友小聚,還是獨自放鬆,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市民都能在公園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隨著更多公園提升和綠道延伸,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正持續為市民帶來更多綠色福祉和宜居體驗。(供稿/圖:雨城區委宣傳部 程子芯 代青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