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破解小微企業綠色食品檢驗檢測難題

28家企業“共享”一個實驗室

2025年09月17日07:5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8家企業“共享”一個實驗室

●企業每年支付兩三萬元,可享300次以內檢測服務

●近6個月,檢驗了1396批次產品,覆蓋13個產品類別

火鍋底料、米花糖、香辣花生米……9月16日下午,在成都市新津區天府創智灣,呂澤鬆提著一大包零食和調料,快步走進新津健康綠色食品聯合檢驗實驗室。作為這個共享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近幾個月來,呂澤鬆每天都要忙著外出取樣。

“這些樣品來自新津區內多家小微食品企業,它們將通過共享實驗室完成產品生產、出廠過程中所需的質量檢測。”呂澤鬆一邊將樣品送入檢測區域,一邊介紹。接樣登記后,檢測人員於文娟拆開包裝,對樣品進行處理、分析,“今天主要對這批樣品進行微生物檢測。兩三天后,企業便能拿到檢測報告。”

記者看到,總面積590余平方米的實驗室內,不僅有多種實驗器材,還有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等30多台(套)高精度設備,可對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添加劑、營養成分等指標進行專業檢測。“區內28家小微食品企業可在此實現檢測場地、人員、設備乃至知識服務的共享。”實驗室負責人蘇明介紹,這些企業不需建設實驗室,也無需聘用專職檢測人員,每年支付兩三萬元,即可享受300次以內的檢測服務。“實驗室還通過建立交流群、定期組織培訓等,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為何要建這個實驗室?作為成都綠色食品產業的重要承載地,新津區已聚集希望、中糧、華潤怡寶等綠色食品企業100余家,形成集研發、種養、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新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在走訪企業中,了解到不少綠色食品小微企業存在實驗室技術水平有限、檢測項目覆蓋不全等問題,“於是,產生了建共享實驗室的想法。”

從想法提出到揭牌運行,項目快速推進。在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支持下,新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接具備多項資質的四川省輕工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由其作為技術支撐單位,負責實驗室的具體建設和運營。3月,實驗室揭牌成立,投入運行。

成都市川雄食品有限公司已在共享實驗室檢測了91批次產品,總經理邱峰算了一筆賬:“如果自建實驗室,算上檢驗人員、儀器設備、檢測耗材等方面的投入,一年下來綜合成本不低於10萬元。”

四川九和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已送檢170多批次,公司品控經理萬花表示:“檢測效率和質量遠超以往,成本也降了。”

截至9月16日,共享實驗室已為新津區28家食品企業檢驗了1396批次產品,覆蓋13個產品類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段玉清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