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騎行進階,安全與文明同行(健身視野·服務站)

本報記者 宋豪新
2025年08月26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如何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確保安全?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又該如何在騎行中展現文明與風度?“當面對這些問題時,說明你已經處於騎行的進階階段,需要熟練掌握應對策略,遵守騎行一般規則。”四川省成都市自行車隊教練鄭雨林說。

  如何保障夜間騎行安全

  當白天的喧囂褪去,路燈次第亮起,夜騎愛好者迎來一天中獨具魅力的時刻。然而,這份魅力伴隨著獨特的挑戰:能見度降低、反應時間縮短、潛在危險增加。這就需要夜騎者掌握一套與日間騎行不同的技巧。

  夜騎的裝備絕非點綴,而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前車燈亮度不應低於300流明,后尾燈應選擇帶有閃爍模式的醒目款式。別滿足於車燈本身——在車輪輻條上加裝反光片,穿著帶有反光條紋的衣物,頭盔上也可以貼反光貼。當這些細節被燈光照射時,騎行者會成為道路上無法忽視的存在。

  路線選擇同樣重要。夜間應主動避開沒有照明的道路,打開手機導航軟件,進入自行車騎行模式,選擇更安全的替代路線。特別要留意道路施工信息——白天容易避開的坑洞,在夜晚可能成為隱形陷阱。

  夜間能見度低,汽車盲區對騎行者來說更危險。始終保持與停靠車輛至少一米的距離,以防車門突然打開。遇到路口時,即使騎行者是直行且擁有優先路權,也要保持警惕,以免被轉向車輛忽視產生危險,必要時騎行者可以用手勢強調行駛意圖。

  身體在夜間的反應通常比白天遲鈍,因此夜間騎行要主動降低速度,特別是在彎道和下坡路段。保持雙手隨時可捏剎車的姿勢,以便應對突發情況。如果必須接聽電話,務必停好車再處理。濕度較大的夜晚,金屬井蓋、斑馬線等區域極易打滑,過彎時身體要比白天更加注意垂直,以提升穩定性。

  當意外發生時,夜間的救援難度遠高於白天。除了常規工具,夜騎背包裡應常備急救毯、高頻哨子和小型應急燈。部分騎行軟件具備實時位置共享功能,能在危急時刻縮短救援時間。

  如何從容應對特殊天氣

  當烏雲密布或風雪即將襲來,很多騎行愛好者選擇將愛車收起。如果在騎行過程中偶遇惡劣天氣,也不必慌張。

  雨中騎行時,潮濕的路面會導致制動距離延長至干燥時的2到3倍。減速時應提前採用點剎方式,避免輪胎抱死。專業雨騎輪胎的花紋設計能有效排水,常年在多雨地區騎行的愛好者可以考慮。穿過積水時要注意判斷水深,超過花鼓中軸的水域可能造成軸承進水,后期維護較為麻煩。此外,戴普通眼鏡騎行容易被雨水模糊視線,建議佩戴帶有疏水涂層的運動眼鏡。

  在強風中騎行,姿態控制尤為重要。當側風超過6級時,應降低身體重心,握緊下把位,盡量減少風阻。逆風騎行時,齒比可調輕1到2檔,保持踏頻而非速度。需特別注意橋梁、高樓間隙等風道區域,這些地方陣風往往來得突然而猛烈。大型貨運卡車經過時,會產生氣旋渦流,建議提前做好准備,保持直線行駛。

  冰雪是騎行愛好者的最大挑戰。遇到疑似結冰路段時,應立即下車推行,確保安全。釘胎在冰雪路面上能提供更強抓地力,但價格較高。作為替代方案,可將輪胎氣壓降低20%,以增加接地面積。轉向時要避免大幅度傾斜車身,保持身體垂直。此外,冰雪天氣務必佩戴騎行手套,兼顧保暖與操作靈活性,尤其在剎車時能更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惡劣天氣騎行后,車輛保養同樣不可忽視。建議立即清潔鏈條和傳動系統,防止雨水腐蝕金屬部件。檢查剎車皮磨損情況,避免潮濕環境加速損耗。保養后應將自行車放置於干燥通風處,防止水分滯留造成進一步損害。

  如何減少道路糾紛

  騎行不僅是出行和運動方式,也是城市交通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騎行人群不斷擴大,因禮儀缺失導致的糾紛也在增多。掌握騎行禮儀,不僅關乎個人形象,更是維護公共安全的共同責任。

  騎行超越前車時,建議在15米外摁鈴提示,並保持1.5米以上的橫向距離。在混合車道上,尤其是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應主動為行人讓行。遇到步行群體時,應減速至步行速度通過,不應要求步行人群為騎行者讓路。

  組成編隊騎行時,領騎者要承擔“道路語言官”的職責。轉彎前,伸出手臂不只是為了示意方向,更是向后傳遞路況信息——下垂手掌代表減速,畫圈動作提醒注意路面障礙。應保持穩定的騎行線路,避免蛇形前進。編隊車數應控制在10輛以內,過長的車隊不僅會給其他道路使用者帶來困擾,還會增加安全風險。

  騎行遇到紅燈時,應停在停止線后,不可侵佔行人過街區域。停車等候時,單腳著地比雙腳跨立更節省空間。如需在咖啡館或便利店前臨時停車,應將車輛與相鄰非機動車保持平行,車頭朝向一致,不要把車橫在人行道上。

  對於騎行愛好者來說,每一個騎行動作都在塑造大眾對騎行文化的認知。在追求速度的同時,別忘記帶上文明與體面——這才是真正騎行高手的標志。道路不是賽道,而是一個需要共同維護的公共空間。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6日 15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