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從300元一斤到9.9元“嫌貴”

大涼山“陽光玫瑰”為何身價暴跌?

2025年08月20日10:11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涼山“陽光玫瑰”為何身價暴跌?

對於在涼山賣葡萄的電商陳玉(化名)來說,今年“陽光玫瑰”葡萄(下稱“陽光玫瑰”)的行情開局就有點慘淡。

“價格比去年便宜了三分之一,銷量卻少了一半。”今年“陽光玫瑰”到底能賣多少錢,陳玉心裡沒有底。

“陽光玫瑰”原產於日本,“晴王”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因“晴王”已在日本被注冊為區域公眾品牌,國內便將這種綠色透亮、帶有玫瑰般香味的葡萄稱為“陽光玫瑰”。最初引進時,其每斤價格一度超過300元,被稱為“葡萄中的愛馬仕”。

在消費者眼中,“陽光玫瑰”曾是高端葡萄的代名詞,如今卻身價暴跌。以“陽光玫瑰”高品質主產區之一的涼山州西昌市為例,今年品質稍好的果子,每斤市場價大多在7元至10元,在電商平台上,有的甚至低至5元左右一斤。

從“葡萄中的愛馬仕”到消費者“9.9元一斤都嫌貴”,“陽光玫瑰”為何跌下神壇?近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進行了調查。

產能過剩與跌到“地板價”的網紅水果

因糖分充足,西昌的葡萄深受市場青睞。“陽光玫瑰”走紅后,當地不少葡萄種植戶也開始轉向這一賽道。

2021年,吳貴艷踩著風口,在家種植了約17畝“陽光玫瑰”。彼時,因為“陽光玫瑰”成為搶手貨,西昌市不少果農開始換種。“當時,西昌種的‘陽光玫瑰’銷往外地都不夠賣,本地很少有賣的。”她說。

吳貴艷見証了一批又一批果農投身“陽光玫瑰”種植,也見証了這種葡萄價格的“滑鐵盧”。她回憶說,她家種植的“陽光玫瑰”從之前每畝能賣9萬元,到今年預估每畝只能賣2萬元,中間隻經歷了短短3年。“價格不止是腰斬,簡直是‘地板價’,今年能保本就很好了。”

“今年可能70%的‘陽光玫瑰’種植戶要虧錢。”究其原因,吳貴艷和大部分果農看法一致:主要是因為產量過剩,供大於求。

一家專門做調查研究報告的網站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葡萄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陽光玫瑰”2015年引入中國市場時,憑借獨特的風味迅速佔據高端市場。彼時每斤批發價曾高達150元,零售終端每斤更突破300元,堪稱“貴族水果”。但隨著種植技術擴散與嫁接推廣加速,全國種植面積在5年間擴大了近3倍。據行業數據顯示,當前“陽光玫瑰”種植面積已佔國內鮮食葡萄總產量的40%以上,產能過剩導致價格進入下行通道。

供大於求,價格一年比一年低。楊杰(化名)在西昌市經營一家水果店,今年他店裡品質最好的“陽光玫瑰”,每斤售價9.9元,品質次一點的低至4.98元。楊杰說,去年相同好品質的果子,每斤可以賣到19.8元,次等品質也是10元。

“到處都在種,產量過剩,價格自然就便宜了。”楊杰說,“白菜價”的“陽光玫瑰”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畢竟,你啥時候見過‘陽光玫瑰’的單價降到個位數?”

電商間的博弈與“搶早賣”的后果

5年前,陳玉來到西昌,加入“陽光玫瑰”種植大軍。為了拓寬銷路,2022年,她開始在直播間售賣,因對標高品質果子,價格要比一般的商鋪略貴。

“今年的價格比去年低了三分之一,銷量卻少了一半。”陳玉說,去年“陽光玫瑰”大果69元3斤,今年低到49元3斤。面對價格大跌,她有些無奈,“沒辦法,價格一家比一家低,大家都在打‘價格戰’。”

“往年價格高一點,很多做低價的商家無法入局,今年價格便宜,很多‘卷’低價的電商都來了,品質也開始參差不齊。”陳玉說,今年就算賣得很好的同行,銷量都在整體下滑,“很多消費者在線下都能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到‘陽光玫瑰’,就不願意在線上買了。”

在短視頻平台上,來自西昌的“陽光玫瑰”出現在不少直播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直播間裡,單果14克重的“陽光玫瑰”每斤價格約5元至7元,單果20克重的每斤價格約為9元。

即使價格已經比預想中的低,但面對直播間裡“我家附近3元一斤”的評論,主播只能表示,“如果你來我們地裡,我3元都不要,但是有運費和其他成本,實在沒辦法。”

陳玉和吳貴艷認為,除了價格戰,西昌的“陽光玫瑰”也曾因為“搶早賣”,被不少消費者吐槽“不好吃”,失去了部分市場。

“西昌的‘陽光玫瑰’要比雲南的熟得晚,之前商家為了搶佔市場,部分糖分不夠的也會被提前採摘銷售,給顧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大家自然就不會再買了。”吳貴艷說。

止不住的差評和滿天飛的謠言

8月11日,陳玉收到了一條差評,顧客指出:“‘陽光玫瑰’甜到發齁,葡萄原有的香味消失殆盡,吃的全是甜蜜素。”

這樣的評論,常常讓許多種植戶哭笑不得。“因為有評論說‘陽光玫瑰’太甜是打了甜蜜素、農藥,吃了不健康,所以大眾對“陽光玫瑰”的熱情自然就沒有那麼高了。”吳貴艷說。

“其實我們就是正常施肥,用農藥防止病害,以及出現長虫情況后,打點驅虫藥。”陳玉說,根本沒有網上說的打24遍農藥那麼夸張。

記者發現,網上針對“陽光玫瑰”的負面評論,主要集中在頻繁使用農藥、通過甜蜜素增加甜度、靠膨大劑增大果粒、加了防腐劑保鮮等。針對這些問題,2023年,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首席專家王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進行了專業解讀。

“首先,在‘陽光玫瑰’的生長周期內,一般使用5次至10次農藥已經能保証效果。其次,從種植角度來考慮,‘陽光玫瑰’的用藥時間一般集中在開花期和幼果期,由於開花期、幼果期和收獲期的間隔期比較長,因此不存在施藥間隔期農藥殘留不達標的情況。”王強說,另外,大多數農藥的半衰期在7天至14天,雨水可以沖刷掉,照射紫外線也可以分解,所以不用過度擔心。

據王強介紹,“陽光玫瑰”具有果肉硬脆的特點,耐貯存、運輸,在保濕無菌冷藏條件下,貯存1個月不腐爛是完全有可能的,專業性大規模貯存時間甚至可達3個月左右。此外,他還提到,口感較甜是“陽光玫瑰”的品種決定的,由於其本身具有含糖量較高的特點,通常糖度在20%左右,最高的可達到26%。

即使有專家証明,網上謠言也中傷了“陽光玫瑰”,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加之今年行情不好,“陽光玫瑰”逐漸“失寵”。

吳貴艷說,去年,她身邊就有一些果農及時止損,轉種藍莓、金桔等水果,今年可能還有人陸續轉型。

但吳貴艷不願意放棄,仍准備繼續種下去。“很多人都在退出,等種的人沒那麼多了,價格可能就上去了,只能咬緊牙關再熬一熬吧。”(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