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從指尖到餐桌,小花椒裡藏著大乾坤

2025年08月19日09:5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8月19日電 近日,2025年漢源花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產銷對接活動正式啟動,現場簽約總金額達11.32億元。8月16日至17日,媒體代表與美食達人走進簽約企業代表四川丁點兒食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丁點兒食品”)現代化智能工廠、貢椒種植基地,在“尋味貢椒·特色之旅”中,探尋如何讓漢源花椒“走出去”,讓更多人讀懂這顆小花椒裡的大乾坤。

從車間到田間 觸摸花椒的“全生命周期”

在丁點兒食品位於成都市郫都區的智能工廠裡,不鏽鋼設備有序排列,自動化生產線正悄悄地將漢源花椒“變”出百般滋味。經精准控溫烘干、篩選去籽后,漢源花椒將在這裡進入設備萃取、調配。

“從鮮果到成品,花椒要闖過‘篩選-烘干-萃取-炒制’等多道關卡,每一步都靠數字化系統盯著,就是為了把這股麻香穩穩鎖在產品裡。”工作人員介紹。

風味品鑒區裡,丁點兒菜品研發工程師陳証宇正用丁點兒花椒油、椒麻雞汁現場烹制菜肴。

漢源花椒自動化加工線。施瑩攝

“我們的調料,講究的就是‘便捷又純粹’。”他邊顛勺邊說,“家裡做菜,不管是炒菜、涼拌還是煮湯,隨手加一點,地道川味就出來了,不用費心思調配。不少廚師也把它們當‘秘密武器’,能讓菜品風味一下子提上去。而且所有原料都是天然的,干干淨淨,吃著踏實。”

陳証宇透露,為了讓花椒調味品更好地融入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團隊正和各地知名大廚一起琢磨新吃法。

“在江浙,我們試著用藤椒油配海鮮,鮮麻混著鮮甜,特別對味﹔到了北方,就用紅花椒醬給燉菜增香,讓川味和北方菜的厚重感搭著來。”陳証宇說,“大家還能上我們的視頻號‘丁點兒大廚秀’,看看這些合作研發的菜譜,學著用我們的調料做出帶有地域特色的川味,在家也能復刻地道滋味。”

政企農攜手 鋪就花椒產業的“進階路”

在花椒產業裡摸爬滾打多年,丁點兒食品十分懂得這顆“紅珍珠”的價值。

“漢源花椒不是普通的調料,是刻著地理密碼的文化符號。”指向遠處的山坳,丁點兒食品董事長任康說:“我們打算在這裡建花椒主題民宿,把貢椒足浴做成特色體驗,再開發些花椒茶、花椒文創之類的周邊。讓游客來了能住下、能體驗、能帶點啥走,從而真正把漢源花椒從廚房調料變成文旅名片。”

漢源花椒的故事,要從很久之前說起。西漢時,它就以“貢品”身份走進宮廷,《漢源縣志》裡寫它“粒大肉厚、油潤色紅、香麻味濃”,是歷代皇家御膳裡的秘密調味。茶馬古道上,馬幫商旅帶著它和鹽巴做交易,讓這縷川味香麻沿著古道飄向雲、貴、藏,飄向更遠的地方。

工作人員正在對花椒進行篩選去籽。施瑩攝

如今,漢源花椒成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超60億元。丁點兒食品全資子公司——四川川麻人家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欣拿起一瓶花椒醬介紹,“我們這產品,每100克裡至少有30克核心產區的漢源花椒,麻味物質比行業標准高出不少。”

說起和農戶的合作,他算起了細賬,“我們靠‘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村級組織+農戶’這三種模式,在漢源花椒主產鄉鎮建設核心種植基地,從2015年的2000畝,做到現在的8000畝。合作農戶每畝地每年能拿120元農貿補貼,農資和技術指導也都是免費的。”

在他看來,農戶日子好了,才會更用心種花椒,“讓農戶實實在在得好處,他們才會盡心守著這片椒林,漢源花椒的品質才能穩住。有了好原料,產業才能走得遠,這是雙贏的事。”

老繭裡的“椒”傲 花椒樹撐起的好日子

漢源縣清溪鎮花椒種植基地,椒林間,陳大爺正忙著採摘,粗糙的手掌在椒果間靈活翻動。他的指關節和掌心布滿深淺紋路,湊近看,還能發現細小的疤痕——那是常年被椒刺扎傷后留下的老繭。

“採花椒哪有不扎手的?試過用夾子、戴厚手套,都不如直接用手掐來得快、摘得淨。”陳大爺舉起手,笑著捏起一顆花椒,“你看這油胞多足,手掐才傷不著它,賣相好,香味也純。”

漢源清溪鎮花椒種植基地。施瑩攝

聊起種花椒的收益,陳大爺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現在政策好,政府和企業都給補貼。就說採摘,我一天能摘50多斤,一斤手工費5塊,這一項一天就能掙200多元。新鮮花椒晒干去籽,裝成小包裝去鎮上擺攤,一斤能賣70塊。”

他掂了掂手裡的竹籃,裡面的花椒堆得冒了尖,“去年我家5畝花椒,不算補貼就掙了3萬多,今年長勢更好,肯定能多賺點。”

據悉,依托科技創新,漢源縣已培育出25個漢源花椒優良品種,目前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預計達52億元,目標在“十五五”期間建成百億特色產業。通過種植花椒,當地的椒農實現了收入大幅增長,許多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元,真正實現了“芝麻開花節節高”。

從西漢貢椒的宮廷記憶,到茶馬古道的貿易傳奇﹔從智能工廠的科技賦能,到貢椒產地的自然解碼,“尋味貢椒”之旅串聯起漢源花椒的“前世今生”。當千年貢椒遇上現代工業,藏在巴山蜀水間的“風味密碼”,正順著食品產業鏈,變成千萬家庭餐桌上的“香麻記憶”,讓中國味道隨一粒花椒飄向更廣闊的天地。(趙祖樂、施瑩)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