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客運企業“絕地”求生:客流下降80%后,全省首批城際便民快巴“上線”一炮而紅

8月19日7時,四川自貢汽車客運總站門前,翔宇客運大巴車司機丁華壽讓乘客系好安全帶后發動汽車前往成都。當天該路線有14個班次,將運送眾多乘客。10多年來,因私家車興起、網約車泛濫、高鐵時代到來等,自貢汽車客運總站客流大幅下降80%。
面臨困境,四川省汽車運輸自貢集團有限公司經調研用戶需求、研究競品、考察沿海市場等,推出全省首批城際便民快巴這一“爆款產品”,投放后贏得乘客青睞。這是傳統客運企業的“絕地”求生,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反思轉型,最終自救成功。
出行方式多元化 道路客運客流下滑超80%
“早在2014年,自貢汽車客運總站的客流就有下降的苗頭了。到了2020年,客流下滑達到頂峰。”四川省汽車運輸自貢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本來以為2023年市場回暖后,客流也會跟著回暖,結果沒想到更令人擔心的情況出現了。
2024年,自貢汽車客運總站的客流同比下滑30%,票務收入同比下滑40%,且有持續下滑的趨勢,“2013年到2014年,自貢私家車大面積普及,網約車開始出現,同時成都、瀘州、宜賓等地的旅客開始選擇航空出行,旅客出行呈現多元化選擇,造成傳統的道路客運分擔率大幅下降。”
該負責人表示,前所未有的危機,讓我們意識到已經到了不得不轉變思路的時候,“經過分析,我們發現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其實是在不斷增長的,但汽車客運下滑相當嚴重,蛋糕份額被蠶食得很厲害,且全國客運市場都是如此。到2024年,我們的客流較高位下滑已超過了80%。”
認真思考轉型 全省首批城際便民快巴一炮而紅
痛定思痛,公司開始思索如何轉型。“此時,其他省份已有客運公司在嘗試轉型,我們派員到廣西、雲南等地考察學習,經過嚴密地市場分析,最終決定以‘大容量、高頻次、低票價、高品質’的點對點服務,嘗試轉型,城際便民快巴應運而生,這也是全省首批城際便民快巴。”
該負責人介紹,經過大量數據調查,他們發現高鐵站離市區較遠,同時有部分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而乘車或駕車到高鐵站,再坐高鐵到成都,與直接在自貢汽車客運總站坐大巴,在時間上非常接近。
“因此,公司迅速推出城際便民快巴。在2025年4月底,自貢開通了首批5條城際便民快巴,分別是自貢至榮縣、自貢至樂山、榮縣至樂山、自貢至成都南站、自貢至成都天府廣場。”其中,到成都的體驗價僅為29.9元,單邊全票價39.9元,相比高鐵票價,要減少40%-60%,但花費的時間差不多,且因為是直達,乘車體驗感也非常好。線路一經發布,立即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體驗,自貢市民榮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每個周末,我都自駕到高鐵站,然后購買高鐵票前往成都,與家人團聚。”榮先生稱,因為自己工作單位在市區,離自貢汽車客運總站非常近,因此城際便民快巴開通后,嘗試坐了一回,感覺非常劃算。
他說,“價格只要高鐵票價一半,開行2小時10分左右到達,與我開車到高鐵站候車,然后坐高鐵到成都的時間差不多。到了成都后,還能夠無縫換乘地鐵,非常方便。因此每次上成都,我都選擇了城際便民快巴。”
切中用戶痛點 省內外客運公司紛紛來取經學習
覺得城際便民快巴方便的,不止榮先生一人。開行的第一個月,自貢城際便民快巴每天迎來上千人次體驗,實載率超90%。6月實載率超過80%,7月截至目前實載率近80%。
“乘坐前往自貢-成都這條線的城際便民快巴的,主要有三類人群,一是老年群體,子女在成都,乘坐城際便民快巴前往成都探親﹔二是大學生為主的學生流﹔三是兩地通勤人員,因為票價便宜、通勤方便,也喜歡乘坐城際便民快巴。根據數據統計,目前乘客復購率超過40%,有的乘客一個月要乘坐多次往返成都自貢。”
該負責人介紹,自貢推出城際便民快巴贏得一片口碑贊譽之后,也吸引了其他地市州紛紛到自貢取經學習,“仁壽、內江、達州、重慶等地客運公司紛紛到自貢取經交流,還有瀘州、宜賓、南充等地通過線上探討交流經驗,我們董事長也曾到四川省運管局交流分享城際便民快巴經驗。”
“初次嘗試取得一定成績,但我們也看到大趨勢並不會扭轉,下一步我們希望通過不斷摸索市場需求,深度了解客戶需求,打造定制化產品,實現自身真正地轉型。”她說,8月1日,我們已經開通自貢-重慶的城際便民快巴快線,同時還擴展了成都區域片區的點位,比如自貢-華陽的城際便民快巴,實現更多地域覆蓋。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來源:封面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