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熊貓賽道、男女混合、殘健同場 “空中F1”好看在哪?

2025年08月15日10:06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空中F1”好看在哪?

成都世運會上有一個特殊的比賽項目,不僅男女選手同場競技,甚至還有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運動員參與。這個項目就是被稱為“空中F1”的無人機競速。別看選手們腿上動得少,腦子和手上卻是忙得不可開交。

無人機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160公裡

來到位於東安湖體育公園室外田徑場的無人機競速賽場,映入眼帘的就是搭建在草地上的賽道。如果從空中俯瞰,障礙點正好串聯成一張大熊貓的臉,停機坪上還有太陽神鳥紋飾元素,這些設計無疑是融合了成都的地域特色。

通過先進的圖像傳輸技術,選手們通過頭戴式顯示器第一視角“駕駛”最高時速可達160公裡的無人機,在這條550米長的賽道飛行,穿越40個-50個分散在賽道內的各類障礙物。選手們每四個人一組同時出發,各自的無人機以紅黃藍綠四色燈光做出區分,需在3分鐘內飛完3圈,用時最短者獲勝。

成都世運會無人機競速競賽主任劉峰介紹,與平時常見的航拍無人機不同,無人機競速追求速度,所以器材並不是套裝的,而是通過在機架機身的基本結構上安裝圖傳系統、飛控系統、動力系統,然后通過幾個系統的協調配合,達到一個最理想的參數來匹配選手的操控習慣,從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飛行。

無人機競速不僅是“速度游戲”,更是對運動員技術、心理、體能、策略的全方位考驗。頂尖飛手需像F1車手一樣精通機械調校,像電競選手一樣反應敏捷,同時具備極限運動員的抗壓能力。2014年,無人機運動起源於澳大利亞,2022年,無人機競速首次成為世運會項目。

中國隊三名選手中最小年齡僅13歲

目前,國內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賽事體系,包括“飛向北京飛向太空”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以及世界范圍內參與規模最大的無人機競速聯賽,還有更專業的全國錦標賽和世界杯分站賽,基本能覆蓋全年齡段。

參加無人機競速比賽的中外選手普遍是青少年,比如中國隊的三名選手中,何雨瞳和黃悅祺18歲左右,年紀最小的李甜星隻有13歲,這與無人機競速比賽的快節奏有關,虛擬和現實結合的比賽方式也對年輕人有很強的吸引力。

雖然無人機運動尚無進入奧運會的時間表,但業內人士認為,虛擬無人機競速未來有機會被納入電競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據新華社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