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康養避暑“金名片” 敘永縣有何密碼?

當知名演員趙雅芝近日在央視新聞2025國潮城市之夜“彩匯國潮·撞色瀘州”直播中推薦瀘州之巔避暑攻略時,敘永縣漢林酒店這個20℃的雲端秘境再次成為焦點。一時間,陸續有北京、重慶、陝西、甘肅、新疆、廣東、廣西等地,以及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客人慕名而來。
“目前酒店入住率100%,房間已預訂到8月底。”漢林酒店總經理顏思宇說。
近年來,敘永縣立足自然資源稟賦,扛牢“爭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排頭兵”的發展使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改革破題,推動康養產業發展成為新舊動能轉化的重要產業,構建“一地雙城六游徑”的空間格局,推進農商文旅體康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康養竹鄉·畫稿敘永”避暑旅游“金名片”,走出一條以山地康養避暑引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敘永路徑”。
有樂有閑 天然氧吧打開瀘州之巔“康養密碼”
今年7月,敘永縣啟動“歡樂避暑季”系列活動。在海拔1902米的瀘州之巔,漢林酒店盛裝迎客,此處集度假、康養、會議、戶外運動於一體,不僅將“詩和遠方”與現代文旅融合,其山水綠意也與人間煙火交織,成為眾多游客的避暑新地標。有游客點贊道:“這裡白天推窗可見綠見山,晚上可仰望星空,還能品嘗獨特的全竹宴,體驗感絕佳。”這是敘永縣落實省委打造“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市委市政府高質量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戰略目標的生動實踐,也是其打造“烏蒙山居”民宿品牌、推進農商文旅體康融合發展的生動切片。
面對游客從傳統觀光向深度沉浸式體驗的旅居需求轉變,敘永縣發揮“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等生態品牌優勢,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近900平方公裡“康養黃金帶”,將山地康養避暑產業作為核心戰略支柱,以傳統歷史文化為內核、自然生態景觀為底色、產業深度融合為支撐,高標准建設分水羅漢林、摩尼仙草湖、丹山梯田三大核心示范片區,深化康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生態康養、避暑度假、休閑旅居等復合型產品矩陣,建設宜居宜游宜養烏蒙山康養避暑目的地。同時創新推出“愛在雲端·文化共創產業園”等農文旅示范項目,融合觀星、露營、網球、徒步、越野摩托、森林鹿園等多維體驗場景,為年輕人布局主題客棧、木屋、房車、帳篷等旅居空間,舉辦音樂節、篝火晚會、才藝爭霸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今年5月20日,39對新人以天地為媒、竹林為幕、雲海為証,在海拔1520米的羅漢林生態美學館舉行浪漫雲端集體婚禮。截至7月底,已有超10萬對情侶來到羅漢林打卡告白。
有山有水 康養旅居解鎖清涼經濟“流量密碼”
距離羅漢林48公裡的敘永縣摩尼鎮,是一個“天然空調”,有“雲上江南”之美譽。摩尼鎮用山地清涼避暑這把“金鑰匙”,打開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另一扇門”,川南地區海拔最高湖泊——仙草湖畔的21℃涼爽氣溫,將傳統旅游升級為避暑旅居。
今年7月10日,當地群眾期盼10余年的G76夏蓉高速納黔段摩尼互通正式通車運營,打通了區域交通瓶頸,游客下高速5分鐘即可到達仙草湖,使得本該於7月開放的旅居床位早在5月底就被搶訂一空。“住在這裡可以天天吃高山農家蔬菜、制作非遺扎染蠟染,還能環仙草湖騎行、跑步、垂釣,太巴適了!”游客王辰說,他對即將在摩尼鎮舉辦的苗族文化節充滿期待。
摩尼鎮有127家客棧民宿,每天可接待游客千余人。目前,這種“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玩雪”的全季全域康養業態,已然形成了“旅居式”“療愈式”消費熱點,不少游客前來體驗康養旅游,享受高山地區獨特的清涼舒爽,這也使摩尼鎮成為了敘永旅游經濟新的增長極。
此外,敘永縣還立體釋放康養避暑活力,全面推動“康養+”融合發展,加速建設“分水羅漢林、摩尼仙草湖、丹山紅岩壩、水尾畫稿溪、江門桃花塢、赤水大峽谷”六大民宿集群,打造鄉村度假養生產業鏈,構建全域、全景、全業態發展格局。
今年6月至7月,敘永縣接待游客約100萬人次,旅游收入約9.8億元,清涼氣候正轉化為“看得見”的民生福祉。
有茶有景 生態資源破題康養避暑“發展密碼”
位於敘永縣東北部的丹山風景區是一處難得的清涼之地,被譽為“川南小峨眉”。以丹霞赤壁景觀為主,集歷史文化、康養避暑於一體。山上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林中溪流潺潺、瀑布飛瀉,岩上名人勒石,加上雲海、浮光、日出日落等,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成為了川南避暑勝地。
隨著文旅消費從“觀光式”向“沉浸式”轉變,敘永鎮紅岩村依托秀美的丹山、壯麗的梯田、清新的茶園,積極探索“康養+茶旅”融合發展模式,推出“品茶紅岩村、悟道丹山裡”精品旅游路線,將傳統茶山升級為採茶、制茶、品茶全鏈條茶旅融合體驗基地,從單一農業產值向文旅綜合產值轉化。
作為烏蒙山居的新秀,山岫民宿利用閑置村集體房屋,實施“老屋新生”改造行動,採用川南民居建筑特色,背靠丹山、面朝茶田,開設茶藝、花藝、茶點制作、頌缽音療等體驗課程。秀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化體驗和涼爽的氣候條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裡放鬆身心。
高質量建設烏蒙山地康養避暑目的地,敘永將如何干?答案很明確——持續推動康養+文化、康養+療愈、康養+田園、康養+運動、康養+美食融合發展,培塑旅居養身、文化養心、療愈養神、田園養性、運動養體、美食養胃六大消費場景,構建紅色文化、聯大記憶、民族文化、鹽運文化、工業遺產、農文旅融合六大特色主題游徑。(鄭雲霞 瀘州日報記者 曾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