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喝杯水血糖穩了、腰圍小了!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對“飯前喝水”的建議持懷疑態度,擔心“會稀釋胃液”。一項新研究顯示:飯前喝水不僅有助於減肥,還能改善多種健康問題。
飯前喝杯水
有助於降糖減肥
一項研究顯示,多喝水不僅能輔助減肥,還能改善糖尿病,而且,“飯前喝水”更有效。
飯前喝水有助於減肥
飯前喝點水,首先會讓人因為增加飽腹感而減少進食﹔其次對食物的渴望會改變,因為有足夠的水,身體會比較喜歡蛋白質,而不是令人發胖的碳水化合物。
飯前喝水調節血糖
增加飲水量(尤其飯前)可顯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雖不能治愈糖尿病,但作為簡單的生活方式調整,能積極輔助血糖管理,預防疾病發生發展。
對於“飯前喝水會稀釋胃液”這種說法,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張娜表示,吃飯時,攝入的蔬菜或湯類本身也含有水分,因此正常的飲水並不會稀釋胃液,不會導致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適當多喝水
能改善多種健康問題
減少尿路結石、感染
很多尿路結石的發生都和飲水不足有關,多喝水有利於預防結石形成以及促使尿石排出。
此外,多喝水也會對尿路感染和膀胱過度活動產生影響。研究發現,與飲水量低於1500毫升/天相比,飲水量增至1500毫升/天與尿路感染發作次數減少相關。
促進血液循環
多喝水還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有專家介紹,晨起喝杯溫開水,有助於降低腦血栓、心梗的發病風險。建議清晨起床后,記得喝1杯(200∼400毫升)溫開水,以35℃∼40℃為宜。
緩解痛風
嘌呤易溶於水,痛風患者多喝水有利於尿酸的排出,預防尿酸腎結石,延緩腎臟進行性損害。痛風患者飲水,一般每天至少要達到2000毫升,伴腎結石患者最好能達到3000毫升,但腎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異常者要根據病情限制水的攝入量。
改善便秘
如果有便秘的情況,平時就要多喝水。盡量選擇溫開水,不要用飲料或咖啡來代替,這樣對排便更有利。
健康喝水記住這5點
別等口渴再喝
不能靠渴不渴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當我們口渴時,身體內的水分丟失已有1%∼2%。當水分丟失2%∼4%時,機體在感到口渴的同時,已處於脫水狀態,尿少、顏色呈現深黃色,這時工作和認知能力會有所降低。
飲用溫水最佳
對於一般人而言,飲用35℃∼40℃的水最為適宜,與人體內的溫度相接近,讓胃腸道更舒適。怕冷人群可以選擇飲用溫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於50℃。
小口慢喝
建議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平時沒事時喝一點,吃飯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喝點水。
別用飲料代替
很多人喝白開水總覺得“沒味道”,喜歡用喝飲料代替喝水。但過量喝含糖飲料易導致肥胖,還不利於牙齒健康。
天熱勿猛喝冰水
水溫過涼會刺激身體,不利於血液循環,增加患心絞痛、心梗等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壓患者,喝水的溫度不要過低。
央視新聞 崔朝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