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國網四川電力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5年07月29日07:5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網四川電力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崇山峻嶺間,重點工程集中竣工投產,電流沿著銀線涌向負荷中心,點亮千家萬戶,驅動產業脈搏。

高溫考驗下,電力工人揮汗如雨,奮戰搶修一線,守護一方清涼。廠房車間裡,“電力精算師”開出一份份診斷清單,優化用電方案,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

2025年進程過半,回看四川電網的半年歷程,一幅幅生動畫面閃現。

今年以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四川電力)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在電網建設、電力保供、供電服務等領域持續發力,加速構建四川立體樞紐大電網,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應、保民生,持續增強四川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川電答卷”。

強網架筑根基 發展動能更強勁

7月24日,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取得新進展,線路參數測試工作順利完成,為投運后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今年以來,國網四川電力堅持電力先行,全力推動電網建設提速。一批關系全局、影響深遠的重大工程相繼建成,顯著增強電網的輸送能力、安全水平和調節靈活性,為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6月,巴蜀大地進入度夏前的關鍵期,電網工程也迎來集中投運的熱潮。

歷經兩年半、分五階段實施,作業人員峰值超7000人——6月15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迄今完成的最復雜的500千伏省級電網“心臟手術”攀西電網優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為四川電網建設史上的裡程碑。

該工程將原有攀西電網建成南北兩組互不干擾的輸電通道,不僅實現四川電網的結構性升級,推動電力外送通道向清潔能源基地延伸,更構建起支撐“西電東送”的韌性樞紐,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了西南樣本。

緊隨其后,6月30日,四川電網2025年迎峰度夏13項保供重點工程全部建成,新建線路704公裡,新增變電容量962萬千伏安,累計提升四川各級電網供電能力655萬千瓦,實現外送更穩、內供更強、支撐更優。在負荷中心成都,電網安全承載能力更是從2024年的2040萬千瓦躍升至2310萬千瓦,年增13.2%。

進入7月,建設熱度不減,電網優化升級持續加速。7月15日,10項成都世運會保電重點工程全部投入使用。這批工程的順利投運,不僅為成都世運會構筑起堅強可靠的電力“防護網”,顯著提升賽事期間的供電保障能力,更有效增強成都城市核心功能區與新興增長極的能源保障水平,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電力支撐。

重點工程加速推進,網架結構持續優化。當前,建設者們步履不停,一項項關乎能源安全與區域發展的電網工程仍在刷新進度。

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將於8月1日啟動系統調試,穩步推進投運進程﹔阿壩—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首個標段完成架線前轉序驗收工作,啟動架線施工,向全線貫通加速推進﹔成都空港、淮州兩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正酣,年內成都負荷中心將形成500千伏“立體雙環”網架格局。

鐵塔銀線織就愈發堅強的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水平和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將實現新躍升,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勁的電力引擎。

保供電護民生 數智力量顯硬核

7月22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累計輸送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達102.516億千瓦時。自去年年底投運以來,該工程將川西地區的清潔電能輸送至成都、重慶等負荷中心,特別是在今夏四川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的背景下,為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穩定供應發揮關鍵作用。

今年夏季,四川電網面臨迎峰度夏電力保供與成都世運會保電任務疊加的雙重挑戰。一方面,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用電需求快速增長。7月中旬,四川電網用電負荷突破7000萬千瓦大關,並於17日晚達到7311萬千瓦,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成都世運會將於8月7日至17日舉行,對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提出更高要求。

為保障今夏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國網四川電力周密部署、多措並舉,在電網建設、電源保障、需求側管理、新技術應用等多個維度發力,構筑起堅實的電力保供體系。

——四川電網2025年迎峰度夏13項保供重點工程、10項成都世運會保電工程按期投運,成為電力保供的“硬支撐”。

——度夏前,水電蓄能、火電存煤均高於歷史同期水平﹔負荷創新高期間,所有入川輸電通道均滿載運行,“儲備”與“開源”並重,構筑起堅實的“糧草后盾”。

——構建900萬千瓦可調負荷資源庫,快速精准平衡電力供需﹔一批虛擬電廠接入統一運營管理平台,成為迎峰度夏保駕護航的新生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數智科技手段的應用,高效提升電網運維質效,為保供電注入“硬核”力量。

7月16日,在瀘州市納溪區,接收到遠程指令后,無人機機巢緩緩開啟,一架全自主巡檢無人機騰空而起,執行迎峰度夏電網巡檢任務。操作人員通過集控室大屏實時觀察巡航畫面,系統后台自動分析回傳數據,列出通道隱患,運維人員根據點位精准消除隱患。

據介紹,機巢式全自主巡檢無人機最大作業半徑超50公裡,克服了傳統無人機難以穿透密林和險峻地形的難題,使輸電導線在復雜環境中清晰可見。其自動化作業僅需 1名操作人員遠程調度,巡檢效率較傳統人工模式顯著提升,標志著四川電網超、特高壓線路巡檢邁入“空地協同+智能巡航”新時代。

7月21日,在位於四川天府新區的世運會智慧保電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全新升級的數智保電管控平台,實時監測成都世運會開幕式場館電氣設備運行情況。屏幕上,從500千伏變電站到開幕式插座的50公裡關鍵線路,被1︰1三維全景復現,構建起精准的“虛擬戰場”。

“可以說電流流到哪裡,我們就能監測管控到哪裡。”國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主管劉佳宇介紹,針對成都世運會保電需求,基於2023年成都大運會智慧保電指揮系統升級的數智保電管控平台,歷經4輪優化迭代,全面聚合電網、物資、應急、氣象等16類數據,拓展出故障定位跟蹤、負荷動態監測等58項數智化功能,為賽事期間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撐。

優服務助企業 降本增效添動能

7月24日,成都市龍泉驛區的中嘉汽車制造(成都)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裡,全電氣化生產線高速運轉,趕制出口歐洲的訂單。車間一角,國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的“電力精算師”團隊正結合企業用能報告,提供“一企一策”專屬診斷服務,指導優化生產流程,精准降低用電成本。

當前,在廣闊的內需市場與多元的外需機遇下,降本增效已成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今年以來,國網四川電力切實服務好企業用電、辦電需求,助力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質效。

“電力精算”服務正是核心舉措之一。憑借專業的電力營銷知識,“電力精算師”們為企業提供能效分析,指導企業結合自身情況開展節能降本。從中小微企業到大型頭部企業,從節省幾萬元到幾千萬元……上半年,國網四川電力累計出具近8000份“電力精算”服務報告,實現降本增效達3.79億元,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

在雅安市石棉縣,專注於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受益於此。當地“電力精算師”團隊協同企業對生產電爐進行改造升級,並運用市場策略,在不影響產能的情況下實現壓降80%峰段負荷,度電均價降低27%,每年節約電費約1340萬元。

針對有高可靠性用電需求的企業,“電力精算師”指導企業合理配置分布式光伏、儲能等設施,在全力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求的同時,發揮“削峰填谷”作用,有效降低綜合用能成本。

7月1日,位於德陽的四川津銘家具有限公司客戶側儲能電站項目建成投運。該項目採用“兩充兩放”模式,在電網負荷低谷期充電、高峰期放電,精准匹配生產用電需求。

國網德陽供電公司組建10支“電力精算師”能效服務團隊,通過監測分析企業用能數據,量身定制儲能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23家企業儲能項目落地建設,總規模達2.27萬千瓦/4.63萬千瓦時,預計年均可釋放電量2400萬千瓦時,節約用電成本約1600萬元。

在降低企業辦電成本方面,國網四川電力深化“園網共建”模式,鞏固“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省”(省力、省時、省錢)服務,將服務延伸至產業園區,實現“辦電不出園”。

在四川江油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四川六合特種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因產能上升急需增加1.2萬千伏安用電容量。依托前期與園區成立的“電力服務專班”,當地供電公司快速響應,在減環節、壓時限、降成本等關鍵環節持續發力,僅耗時27個工作日便完成從接入方案編制到裝表接電的全流程。“供電公司將辦電時間壓縮至最低,節省下來的時間直接轉化為生產線的快速啟動和穩定運行,新增產能得以迅速釋放,有力提升了我們的生產質效。”該公司負責人鐘家勝表示。

隨著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服務組合拳持續發力,國網四川電力正不斷將優化營商環境的承諾轉化為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賬”。這不僅有效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釋放經營活力,更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為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電力動能。(高珩瑞 李威)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