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最大功率固態儲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投入應用示范

7月15日,西南地區首套220kW高安全固態儲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在微網優聯Wi-Fi智能終端產業園正式亮相並投入應用示范。這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在氫能應急電源領域實現核心設備自主化的重大突破,為緩解西南地區電力供需緊張局面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2024年綠色低碳領域揭榜挂帥項目 — 高安全 220kW 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產品發布會活動現場。朱信雨攝
該項目由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厚普清潔能源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集氫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是成都市科技局 “2024年綠色低碳領域揭榜挂帥項目 — 高安全220kW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 的重要成果。項目團隊提前8個月完成了產品研制,並在微網優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舉行了產品發布儀式。
“2024年綠色低碳領域揭榜挂帥項目 — 高安全 220kW 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產品發布儀式揭幕。朱信雨攝
校企聯合創新,打造高效安全能源應急體系
氫能作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在應急供電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氫燃料電池應急供電系統以其環保、低碳、穩定、安全且低噪音的特性,成為 “雙碳” 戰略背景下零碳園區、重要單位及電力短缺地區備用電源的理想選擇。
該應急發電系統依托西南交通大學和四川大學的前沿氫能技術,採用“燃料電池+固態儲氫”一體化設計,通過五項關鍵技術創新,構建了一套安全高效的能源應急體系。
高安全220kW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產品。朱信雨攝
產品採用標准集裝箱模塊化組裝,融合了大功率高效燃料電池發電、低壓固態儲氫氣及不間斷供電電力轉化等先進技術。電網斷電后,系統能夠瞬間切換至應急供電模式,確保電力供應無縫銜接。在額定功率200kW下,系統可連續供電2小時以上,通過在線更換固態儲氫模塊,可實現無限時持續供電。
在燃料電池技術上,榮創新能的研發團隊攻克了“氧飢餓”和“氧飽和”導致的效率損耗難題,通過精准控制氧氣供應,顯著提升了發電效率。該系統額定發電效率突破48%,峰值效率超過65%,實現了同等氫氣輸入下的電能輸出最大化。同時,燃料電池系統已通過國際權威的SIL2功能安全認証,確保了產品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固態儲氫技術保障安全,提升供能靈活性
儲氫安全是氫能應用的關鍵環節。該系統創新性地採用固態儲氫技術,將氫氣以原子態存儲於特制合金材料中,使儲氫壓力降至4.0MPa以下,相較於傳統高壓儲氫技術,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固態儲氫裝置響應迅速,能夠實現快速吸放氫,並與燃料電池系統實現熱耦合,達到 “放氫零能耗”,既保障了安全,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固態儲氫系統可存儲32kg氫氣,搭配220kW大功率燃料電池,能夠滿足200kW額定功率下2小時以上的持續供電需求。針對應急供電不能中斷的核心需求,項目團隊研發了儲氫裝置在線更換技術,當儲氫模塊接近耗盡時,系統能夠在不中斷供電的情況下,實現在線無縫切換,確保應急電力供應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卓越環境適應性與智能監控,拓展多元應用場景
該應急發電系統具備出色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在-35℃至45℃的極端溫度條件下穩定運行,尤其適用於四川地區復雜多變的氣候環境。同時,系統運行過程中實現零碳排放,與傳統柴油發電機相比,顯著降低了環境污染和噪音干擾。
為了實現設備的智能化管理,系統配備了固態儲氫發電橇智能監管平台,集成智能巡檢與AI視頻行為識別功能,能夠實時監測設備外觀、檢測管路泄漏,並規范人員操作流程。通過大數據分析,平台能夠深度挖掘設備運行規律,提供能效優化建議和預防性維護方案,形成從實時監測到智能決策的閉環管理,為設備的高效運行和安全防護提供全方位支持。
據項目負責人榮創新能公司總經理陶詩涌介紹,該系統的落地應用是四川省踐行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項目預留了綠電消納接口,未來可構建“光伏制氫-谷電儲氫-應急用氫”的能源閉環體系,不僅有助於平抑電價波動,還將為“成渝氫走廊”建設提供關鍵應用場景。目前,該系統已正式為微網優聯Wi-Fi智能終端產業園的自動化無塵車間新風系統及生產照明提供應急電力保障。未來,產品應用范圍還將拓展至數據中心、鑽井平台、應急救援等更多領域。
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能源備份區,四川省率先布局氫能應急電源,推動了氫能在新型能源應急領域的示范應用,為“迎峰度夏”及其他關鍵場景提供了可靠的“綠色電力保障”。(舒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