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榮縣:以全域旅游為紙,繪就文旅融合新畫卷

春茶飄香、夏夜歡歌、秋果滿枝、冬韻悠長——在川南腹地,自貢榮縣正以“榮州四韻”為筆,以全域旅游為紙,描繪出一幅“四季皆景、全域可游”的文旅融合新畫卷。這座“千年古縣”通過創新打造“探春之美、得夏之趣、感秋之韻、尋冬之味”的四季文旅品牌,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全縣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超51萬人次。
春之章:茶山美學激活“綠色經濟”
3月,來牟鎮一洞橋村的萬畝茶園,宛如奏響一曲生動的“春之圓舞曲”。榮縣第十六屆茶旅風情季活動以“田園榮州·茶韻來牟”為主題,創新推出各色體驗矩陣:春茶交易會上茶商雲集,採茶技能大賽中巧手如飛,茶山足球賽現場吶喊聲震天,更有茶山攝影、茶山壩壩宴等新穎場景,成功吸引近5萬游客前來打卡。
研學。榮縣融媒供圖
在鐵廠鎮石筍溝景區,連綿不絕的茶園裡,身背竹簍的“小茶人”們穿梭於茶樹間,觀察茶葉的生態習性,學習如何採摘鮮嫩的茶芽……採茶季節,鐵廠鎮石筍溝、來牟鎮一洞橋茶文化旅游景區等地,研學團紛至沓來,隻為這一山青綠。榮縣依托優質茶葉基地和傳統手工制茶技藝,讓從縣內外各學校慕名前來研學的孩子們“研”有所得、“學”有所獲。
“此外,我們還培育了‘行走在玉章故裡的思政課’等研學品牌,做實玉章紅色研學教育基地,成功申報榮縣吳玉章故居陳列館為‘自貢市科普基地’。”榮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研學旅游基地接待研學游達2.3萬人次,帶動研學收入超128萬元。
夏之韻:楊梅與“村搖”帶火鄉村游
6月,楊梅成熟季。榮縣度佳鎮白坡村的楊梅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楊梅樹郁郁蔥蔥,一顆顆飽滿圓潤、色澤誘人的“紅寶石”與“黑珍珠”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好吃嘴”。憑借著多年積攢下來的良好口碑,位於白坡村的2000畝楊梅已成為榮縣一張叫得響的金字招牌。隨著“梅莓相伴·香甜一夏”榮縣度佳鎮第五屆楊梅文旅季活動的甜蜜開啟,更是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慕名前來採摘、游玩。
榮縣楊梅。榮縣融媒供圖
夏至時節,保華鎮牌坊石開啟了一場山野狂歡。本土樂隊以搖滾與民謠交織碰撞,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村搖”音樂季。兩場精彩演出,吸引6000余名游客共赴這場星空下的音樂盛宴。活動現場,冷吃兔、麻辣小龍蝦等特色美食攤位前大排長龍。25萬元的現場消費額中,近半數流入村集體經濟賬戶。保華鎮黨委負責人表示:“‘村搖’用音樂為媒,真正盤活了山水資源與集體力量。這証明‘文旅引流、消費助農’的創新模式是可持續的。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村村聯動’機制,優化活動體驗,將‘村搖’打造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鄉村文旅IP,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走穩走實文旅興村之路。”
據悉,為進一步激發全縣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活力,榮縣印發《榮縣2025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動總體方案》和《2025年農文旅融合發展工作方案》,通過“文旅活動+鄉村旅游”組合拳,不斷擴大客源市場,吸引外地游客,帶動本地農民發展觀光園、採摘園、民宿等,以節促銷激發鄉村旅游消費潛力。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活動舉辦地特色農產品銷售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25%。
全域圖:四線串聯勾勒“古今輝映”
上午,走近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榮縣大佛,逐層登樓,近距離觀賞大佛的偉岸雄姿﹔走進辛亥首義榮縣軍政府舊址,感受榮縣人民除舊布新、敢為人先的精神。下午,在榮縣土陶創意園,鑒賞土陶非遺技藝,體驗“會呼吸的陶”﹔再到4A級旅游景區玉章故裡,追尋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驅……
土陶創意園。榮縣融媒供圖
今年,榮縣深入挖掘鄉村旅游點獨特的旅游價值,精心規劃推出的“漫游古縣·陶你喜歡”“漫步綠道·與你作伴”“漫韻茶鄉·你醉芬芳”“漫行探秘·徒你舒心”4條旅游主題路線,滿足不同層級游客需求,不斷豐富旅游供給服務。截至目前,全縣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51.9741萬人次。
“我們正著力構建‘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爆點’的全域旅游格局,致力於讓茶山變景區、農房變民宿、農產品變旅游商品。”榮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耕“文旅+”融合,圍繞豐富業態供給、豐富節慶活動、優化公共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消費熱點,釋放經濟新動能。(丁文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