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一封鐫刻在燈櫃上的抗戰家書

陳 亮
2025年07月07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藏有一個褐色燈櫃(見圖),高80厘米,頂面46厘米見方。燈櫃頂面的四角均刻有“福”字,中部已開裂,上面刻著“余奉命出川參加抗日戰爭,將奔赴前線,希汝等勿忘國難,努力學習,強我中華”,落款是“民國二十六年歲屬丁丑八月  傅常”,旁邊還刻有“傅常”印章。燈櫃門的左上和左下角也刻有“福”字,居中刻有“勿忘國難,努力學習,強我中華”,落款為“傅常”,並刻有“傅常”印章。

  這個燈櫃是國家一級文物,見証了中國人民抵抗侵略、奔赴國難的悲壯歷史。

  傅常生於1887年,四川潼南(今重慶潼南區)人。1908年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后加入同盟會,參加了廣州起義、“二次革命”、護國運動等。1924年任重慶海關監督,后加入川軍劉湘陣營,歷任第21軍參謀長、川康綏靖公署參謀長等。1937年隨劉湘出川抗戰,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后任重慶行營參謀長等,1947年於成都病逝。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劉湘通電請纓,吁請一致抗日。8月25日,劉湘發布《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全力抗戰。9月5日,四川省抗敵后援會在成都市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舉行約萬人參加的各界民眾歡送出川抗敵將士大會,第一縱隊司令兼第45軍軍長鄧錫侯在會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演:“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尸以還!”

  鄧錫侯的豪言壯語,使在場的將士熱血沸騰,人人振奮。許多出川抗戰的官兵都預立遺囑,誓死報國。傅常也揮筆給妻兒留下家書一封。

  傅常出征后,妻子找來工匠,將家書按照丈夫筆體原樣鐫刻在燈櫃上,一是教育后人報效國家,二是為能長久地保存這封家書,讓家書隨燈櫃陪伴自己,陪伴兒女,流傳下去。

  抗戰時期,無數將士像傅常一樣,告別家人,毅然奔赴抗日前線。他們用自己對民族的忠誠,用熱血和生命,向世人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勇御外侮的錚錚鐵骨。

  如今,傅常家書的原件已湮沒無尋,刻有家書的燈櫃歷經磨難保存了下來。燈櫃上的文字打動了許多觀眾,人們默默地佇立在櫃子前,有的逐字逐句辨識、輕聲念讀,有的心中默念、若有所思。“勿忘國難,努力學習,強我中華”這12個字,振聾發聵。硝煙已經散去,和平來之不易。先輩們的家國情懷,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面對困難和挑戰,勇於挺身而出,擔當起屬於自己的責任,不斷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努力。

  (作者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研究員,本報記者施芳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7日 14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