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無人機駕駛基礎技能培訓班迎來首飛實操

近日,雨城區周公山鎮余家村文化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無人機駕駛基礎技能培訓班迎來首飛實操。學員們圍繞在場地旁,認真觀看專業講師的操作示范。隨著無人機平穩升空,學員們或專注觀察,或低聲交流操作要點,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隨著低空經濟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無人機應用領域已從傳統航拍迅速拓展至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多元化場景,成為蓬勃發展的新業態。為精准對接新業態就業需求,雨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周公山鎮、望魚鎮組織了兩期無人機操作基礎培訓,累計培訓學員120人次,有效推動就業提質增效。
本期培訓課程內容系統全面,涵蓋無人機構造、飛行原理等基礎理論,植保作業流程、電池維護等實操技能,並重點解讀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法規,旨在幫助學員扎實掌握無人機駕駛所需的“硬技能”。
“以前總覺得無人機是高科技,離咱很遠,沒想到學了還能掙錢。”參訓學員李大哥表示,此次培訓讓他看到了新業態帶來的就業新機會。此類新業態培訓正日益成為拓寬就業渠道的重要途徑。相比傳統崗位,無人機操作等新業態工作具有靈活度高、收入可觀的特點,且對學歷要求相對寬鬆,尤其適合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者等群體。
培訓現場,專業講師採用“理論+模擬+實操”的教學模式,手把手指導學員操控無人機,完成直線飛行、定點懸停等基礎動作。不少學員在短時間內即能獨立完成簡單的作業流程。
近年來,雨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始終將新業態技能培訓作為促進就業的重點工作,組織開展無人機駕駛、直播帶貨、網絡營銷等新業態培訓,累計培訓人數1500余人次。同時,該局強化人力資源服務對接,著力構建“培訓-實習-就業”閉環服務機制,積極搭建就業服務和職業指導平台,切實將技能培訓成果轉化為學員的就業競爭力。
下一步,雨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持續關注低空經濟等新業態發展趨勢,適時推出更具針對性的技能培訓項目,助力更多群眾在新業態浪潮中開辟就業新路徑。(記者 鄭瑤)
轉載:《雅安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