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連續5年增長 成都新型材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952家規上企業 今年規模劍指2000億元

2025年07月09日08:10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952家規上企業 今年規模劍指2000億元

碲化鎘發電玻璃產品。

  2025年已過半,成都新型材料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產品研發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向著全年目標進發。良好的產業生態,在數據上也得到體現——記者昨日從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獲悉,目前,成都新型材料產業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952家,保持5年連續增長,平均增速8.8%。

  一根玻璃纖維

  長成棟梁之“材”

  近日,記者在位於成都歐洲產業城的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看到,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作為西部最大的玻璃纖維生產基地,目前年產能已達40多萬噸,產品遠銷全球。

  這家來自浙江嘉興桐鄉的新材料龍頭企業,來蓉的21年間,打破定位低端的“初印象”,不斷擴產、改造升級,持續增資,與成都本地產業鏈同步邁向高端化。

  不久前,中國巨石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巨石成都擬根據市場情況分期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3.48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巨石成都公司生產基地產能將達到60萬噸。

  從2004年上馬的第一條生產線,到如今宣布建設新的生產線,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陳杰告訴記者,“多年來,集團對巨石成都的創新投入和擴大升級一直隻增不減,讓我們技術、成本和市場空間等優勢得到充分釋放,產能從3萬噸躍升到40萬噸,銷售從中國西部走向全球,目前已成長為西部玻璃纖維智能制造的典范標杆。”

  一塊發電玻璃

  滿載創新“蓉”光

  7月1日,“四川大學&成都中建材先進材料實踐教育中心”授牌儀式舉行,記者了解到,雙方未來將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多年來與四川大學的合作,不僅讓培養的人才在公司關鍵崗位發揮重要作用,更是成都中建材持續良好發展的見証。

  在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工人們正在抓緊趕制發電玻璃產品。這一片片看似普通的玻璃,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當陽光洒落其上時,薄膜層中的電子便開始運動,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2018年4月,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的第一條100兆瓦級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在成都中建材投產。這項技術成果共獲得了50項專利,其中41項發明專利完全屬於我國自主核心技術專利。

  “2025年上半年,我們已完成166項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訂單,達成9499萬元的營業收入。”公司總經理孫慶華向記者解釋道。

  “面對緊急的發貨需求和客戶訂單量的持續增長,目前公司的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8月底。2025年,我們的銷售目標是3.5億元。”孫慶華說。

  一個良好趨勢

  新型材料產業有望再上新台階

  新型材料產業是成都市重點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身處各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是支撐全市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等重點產業及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和“底盤技術”。

  在“立園滿園”行動之下,成都新型材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2024年新型材料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收1949.4億元。2025年,新型材料產業規上工業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規模穩居全國前十。目前,成都新型材料產業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952家,保持5年連續增長,平均增速8.8%。

  “特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也再上新台階,成都新材料產業化工園區連續3年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化工園區’。”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細分領域,成都奮力打造高分子材料創智高地。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成都市緊盯產業發展前沿方向,依托成都產業基礎,發揮創新資源和市場腹地優勢,持續做大高分子材料的規模優勢、市場優勢。到2026年,成都市高分子材料全產業鏈營收有望突破1000億元。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艷玲 吳茜 受訪企業供圖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