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推出“現場辦”“駐點辦”等靠前服務模式
服務端口進園區 助企早拿証早獲益

7月2日10時,資陽高新區中國牙谷科創園,四川卓皓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打磨剛剛切削好的定制式牙科種植導板。“這是公司今年6月取得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証書后推出的新產品。”公司總經理凌異告訴記者,早拿証意味著產品能早進入市場、早獲得效益。
去年,四川卓皓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隻有4張醫療器械注冊(備案)証書,全年產值在200萬左右。今年,公司新增了1張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証書和1張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証書,目前產值已超200萬元。
醫療器械的審批程序復雜而嚴格,需經過立項、核查、制証等數十個環節。“1張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証書,從申報到拿証一般需要1年的時間,而公司此次隻用了98天!”在凌異看來,這樣的審批速度在行業內算得上很快了。
拿証提速的背后,是資陽當地堅持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以“轉作風、提效能、優服務、強監管”為主線,聚焦重大項目、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通過推出“現場辦”“駐點辦”“家門口辦”等靠前服務模式,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企業和群眾的實際行動,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靠前服務絕非一句空話。凌異分享了這樣一個細節:公司在制訂試生產產品技術標准時,遺漏了種植導板的一項打印精度指標。園區工作人員在提前審查資料時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公司一邊快速安排補充檢測,一邊同步提交注冊申請材料。當省藥監局對該問題進行反饋時,公司已經完成了補充檢測。這為公司的拿証時間至少節省了約20天。
轉作風見行動。“我們把服務端口直接搬進園區,組建專家組幫助企業建體系、搞檢測、跑審批。”資陽市市場監管局中國牙谷產業服務科科長王宇璐介紹,通過構建檢驗檢測和審評審批綠色通道,實現一類產品備案園區當日辦、二類產品注冊審批不排隊、三類產品注冊申報暢通辦,企業產品注冊時間較法定時限縮短40%—60%。
不僅如此,資陽市市場監管局還創新設置了醫藥產業服務科(中國牙谷產業服務科),派駐口腔產業園區辦公,專職服務牙谷企業,並建設省級口腔裝備材料重點實驗室,為園區企業產品檢驗檢測提供技術支撐。
服務好、拿証快,讓“中國牙谷”在口腔行業“出圈”。截至目前,“中國牙谷”已累計取得360張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備案)証書,2024年產值接近4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口腔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地﹔產品覆蓋口腔設備4大類60余種、口腔材料5大類100余種,形成“頭部企業+品牌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口腔銷售企業”的完整口腔產業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