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顧護脾胃,靜心度夏(節氣與健康)
2025年07月08日09: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更多精彩 |
本報北京7月7日電(記者王美華)今年7月7日是小暑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副主任醫師王秋明介紹,“暑”即炎熱,小暑為小熱。此時天氣雖熱,但尚未達到極致。緊隨其后便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此時節高溫、潮濕、悶熱交織,暴雨天氣增多,人們常大量食用冷飲和瓜果,而生冷食品易損傷脾腎,導致“脾失健運”。因此,養護脾胃在此時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脾喜燥惡濕,即脾偏好干燥潔淨而厭惡濕濁。”王秋明介紹,暑熱濕邪更容易困脾。夏季若傷於暑濕,易引發脾胃疾病,伴隨有低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防暑強身在於顧護脾胃,養護脾胃之要在於祛濕健脾。
小暑如何養脾胃?王秋明建議,首先要平心靜氣以養心。中醫認為,保持心情平靜舒暢、氣血和緩,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可通過靜坐、保証充足睡眠等方式調節情緒,做到“心靜自然涼”。
在飲食上,宜清淡適量。悶熱天氣易減弱脾胃功能,加上貪食生冷食物,易引發吐瀉、消化不良等不適。此時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適量為原則,注重清熱解暑、健脾利濕﹔不要過度貪食寒涼食物,以免造成寒濕困脾現象﹔少食油膩、辛辣食物,可適量食用蓮藕等有助除煩安眠的食物。
此外,還要注意防晒避暑濕。盡量避免在中午前后進行高強度戶外活動,防止長時間暴晒和過度勞累。此時紫外線很強,需做好防晒措施,也可以戴上太陽鏡,防止陽光太強刺傷眼睛。出汗過多時,可飲用少量淡鹽水,以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