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為基層干部騰出時間和精力下沉一線
設立“無會日” 讓干部少開會多跑腿

“周一的雨太大了,這山體有沒有問題啊?”7月2日暴雨過后,南充市儀隴縣福臨鄉插旗山村村民羅隆富,向前來調研的福臨鄉黨委副書記李熊成請教。
“目前看裂縫不到一指寬。”在一處地質災害監測點旁,李熊成用手指量了一下山體裂縫的寬度說。
“這處裂縫出現一段時間了,大小基本沒有變化。目前看地質監測儀的各項數值都正常,沉降位移在可控范圍內,我們繼續盯著。”一旁的插旗山村黨總支書記陳良禮說。
進入主汛期以來,李熊成幾乎每天奔波在各村地質災害監測點、山洪風險點及人員轉移安置點,“現在微信步數每天都是朋友圈前幾名。”李熊成說。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充市探索將議事協調機構會議納入市委常委會會議統籌召開,並在市級實行“無會日”制度,明確除中省召開的會議或上級明確要求召開的會議、交由南充承辦的會議,以及市黨代會、市委全會、市人代會、市政協會等法定會議,發生重大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或其他急需布置協調工作的會議外,每周星期四、星期五不召開全市性會議,並對減少會議數量、嚴把會議規格、控制會議時長提出了具體要求,為基層干部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其下沉一線,幫老百姓辦實事。
“明顯感覺會少了。”李熊成介紹,從數量上看,各類會議數量減少了三成。從時間上看,每周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可以在各村安心調研、解決問題、推進工作。
會議少了,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干什麼?南充市要求干部下沉一線,在實地調研中掌握情況,在現場辦公中解決問題。
此前,營山縣駱市鎮雙溪社區受連日干旱影響,周邊堰塘干涸,全社區近千人飲水成問題。“這哪行?必須抓緊時間打井保供和應急供水。”駱市鎮黨委書記王兵對雙溪社區黨支部書記肖奎說。
“手頭緊,村裡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怎麼辦?”肖奎犯了難。
“縣裡有專項資金,你們先選址選點,錢的問題我來協調解決。另外,請副鎮長孫斌馬上聯系縣消防大隊等部門組織應急供水。”王兵現場分配任務。
回到鎮上,王兵和分管農業農村、水利的副鎮長彭鑫超商討后,第二天就將申請報告送到縣上。“現在的審批效率高,從提交申請到水井通水,一共用了不到兩周時間。”王兵說。
“無會日”的推行,得到了基層干部和老百姓的點贊。以此為契機,精簡市、縣兩級議事協調機構的試點探索,也在南充全面鋪開。“市、縣兩級原則上不設議事協調機構,將為基層再減輕工作負擔。讓我們的干部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南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浩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