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是什麼球?(秒懂體育)
2025年07月08日07: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拿著大號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場地上,打網球”,用這句話來形容匹克球很形象。
匹克球1965年誕生於美國,創始人稱它為Pickleball,被譯為匹克球。由於成本低、易上手、趣味性強,這項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推廣。2025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的首屆匹克球大滿貫賽事,更是進一步提升了該項目的影響力。
作為一項隔網對抗類運動,匹克球的標准球場尺寸約13.41米×6.10米,可進行單打或雙打比賽。除劃線外,與雙打羽毛球場地近似。球網兩側邊線高度約91.44厘米,中心高度約86.36厘米,球場有兩個發球區和非截擊區。
匹克球的球拍看起來像大號乒乓球拍,球拍長寬之和不得超過60.96厘米,球拍長度不得超過43.18厘米,球拍厚度和重量則沒有限制。球直徑約74毫米,是鏤空塑料材質,表面均勻分布著圓孔﹔根據使用場景,孔的數量有所不同。
由於球的飛行速度和運動節奏較慢,初學者可以輕鬆上手。匹克球賽制設計比較全面,玩法賽制豐富,每局的計分方式有11分制、15分制和21分制等。
發球時,參與者需用球拍底部擊球,且球必須落在對方對角的發球區才算有效,這點與羽毛球類似。同時,特定的“雙反彈原則”和非截擊區規定都讓比賽充滿戰略性,考驗球員的站位、跑動和對擊球時機的把握。
匹克球對裝備要求不高,且具有極強的社交屬性。場地選擇也相對靈活,羽毛球場、網球場甚至塑膠跑道都能改造成匹克球場,這也加速了該項目在校園和社區裡的普及。
(本報記者 李 碩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8日 15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