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歷時8年 全面考察道教石窟的作品正式面世

2025年07月07日19:1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7月7日電 (記者劉海天)道教石窟,堪稱“最中國”的石窟,也是中國石窟文化的重要分支。《知·道——道教石窟造像簡史》是2025年6月出版的一部全面考察道教石窟的作品。作者蕭易用了八九年時間,在四川、重慶、陝西等地對道教石窟進行田野調查,收集一手資料,構造了從南北朝到清代的道教石窟序列,做了系統梳理和研究。

分享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7月6日,“從《封神演義》到《西游記》”——蕭易《知·道——道教石窟造像簡史》新書分享會在成都寬窄巷子三聯韜奮書店舉行。這本書將帶觀眾走進繁復精美、神秘莫測的石窟藝術,重溫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道教人物,馳騁於波詭雲譎的歷史。石窟的真實、歷史的縹緲,時空交織,包羅萬象。深山尋訪,問道知道,構建了一部雅俗共賞的石窟道教史。

莫高窟、雲岡、龍門,這些耳熟能詳的石窟,大多是佛教石窟。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本土的道教,其實也是要開鑿石窟的。它的背后,既是一部道教與中國文化相伴相生的歷史,也是一部中國人的信仰史。

“2008年夏天,在重慶市大足縣一個叫石門山的地方,我看到了不少《西游記》裡的相關神仙,其中還有天蓬元帥,它就是豬八戒的前身。”談及《知·道》的緣起,蕭易介紹道,石門山給了他一個啟示,根源於中國本土的道教,也是要開鑿石窟的。從石門山回來后,他一直在想,道教石窟究竟是個別現象,還是在中國有著廣泛分布?是否如佛教石窟一般,有著清晰的分期?於是,他著手收集道教石窟的資料,每到一個地方做調查,都會仔細詢問當地考古隊、文管所境內有無道教石窟。這一方面是因為道教石窟存世稀少,另一方面,作為石窟研究的分支,道教石窟連基礎的調查、測繪都未完成,更別說建立完整的研究序列了。

經過8年的田野調查,蕭易收集到了第一手資料。他說,中國道教石窟大致分布在北京、陝西、山西、四川、重慶、浙江、雲南、湖南、安徽等省市,以四川省與重慶市數目最多、最為集中,這裡古稱巴蜀,有著深厚的道教淵源,成都鶴鳴山被認為是道教的發源地。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道教石窟並非分布在國人熟悉的道教聖地,像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茅山,而是隱藏在人跡罕至的荒野田疇,比如龍山、南山、石門山、麻空山、鳳儀山、龍鵠山、長秋山等——這些不知名的山頭,為了解道教提供了全新視野。

中國道教石窟大部分分布在四川,比如丹棱龍鵠山、仁壽壇神岩、安岳玄妙觀、洪雅苟王寨、巴中朝陽洞等,這些地方寫下了中國道教石窟的諸多篇章,也進一步夯實了四川石窟大省的地位。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