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理縣:黨建賦能善治,推動基層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阿壩州理縣薛城鎮較場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以“人文古鎮·合和較場”黨建品牌為抓手,構建起“紅色引擎、陣地賦能、制度約束、惠民服務”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推動基層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實現陳規陋習有效破除、文明風尚持續向好。
強化紅色引領,筑牢信仰根基。較場村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將梓潼宮戰役遺址、紅軍醫院、紅軍棧道等10余個紅色景點串聯成線,打造出行走中的“紅色課堂”,引領黨員干部群眾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情懷、汲取奮進力量。憑借這一優勢,較場村被納入長征干部學院雪山草地分院現場教學點,目前已開展各類培訓800余人次。村黨支部積極與四川省委宣傳部文明創建處等開展結對共建,依托本土紅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實現黨員與黨的歷史、黨員與群眾、黨員與黨性修養提升“零距離”。創新開展“理響巴蜀”基層理論宣講活動,廣泛邀請各界人士加入宣講隊伍,通過院壩座談、拉家常、文藝表演等形式,為干部群眾開展主題宣傳,覆蓋3000余人次,凝聚起黨群同心、感恩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較場記憶”文化體驗館開館。劉波供圖
融合陣地建設,打造精神家園。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民辦事服務功能,建成“較場記憶”文化體驗館、鄉村書吧、鄉村振興科普教育基地等多個文化場所,培育壯大舞龍舞獅隊、羊皮鼓隊等“一村一品”文化團隊,並精心打造“薛城古鎮村晚”特色文化IP,持續開展“承諾踐諾”等活動。組織藏羌鍋庄、推杆等民族文體活動10余次,邀請醫護到村開展健康義診活動5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60余場,觀影1000余人次,舉辦重陽節、建軍節等節慶活動,覆蓋群眾1200余人次。文化浸潤與惠民服務相結合,引導群眾自覺形成文明新風,一場場電影播放、一次次活動開展,拉近了村民心間的距離,重塑了“同心向黨、水乳交融”的黨群干群關系,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破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較場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村日常生活,修訂完善體現核心價值觀要求的《村規民約》和《紅白喜事章程》,成立紅白理事會,積極開展全省移風易俗試點村相關工作,開展宣傳教育8場次。在重要場所、交通要道等顯著位置刊播系列公益廣告,利用牆繪、宣傳欄等載體宣傳文明新風。2024年,全村辦理各類酒席26次,酒席平均周期同比縮短50%,平均規模同比下降36%,移風易俗成效明顯。以“三八”婦女節為契機,表揚好婆婆、好媳婦、好女兒20名,挖掘選樹典型,評選故事小院6個,評選“文明家庭”11戶、“自強之星”2人,進一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
鄉村旅游中的舞龍舞獅表演。劉波供圖
踐行惠民服務,提升幸福指數。積極推進鄉村建設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爭取“美麗鄉村”項目資金300萬,安裝全新LED路燈340余盞,鋪設柏油路,照亮群眾出行路,提升村“顏值”,改善群眾生活品質,增強群眾的幸福感歸屬感自豪感。深入推進“微網實格”,全村劃分11個微網格,將“兩委干部”、駐村干部納入網格體系,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協調解決群眾矛盾糾紛36起。定期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實地核查風險信息94條。聚焦群眾水果銷售難問題,駐村工作隊聯合6家省直定點幫扶單位開展“雪山下的車厘子”消費幫扶活動,通過工會團購、“以購代扶”等方式,幫助群眾銷售車厘子1600余件,群眾增收16余萬元。開通“較場記憶”微信公眾號和“小劉駐村中”微信視頻號,記錄駐村干部工作日常,公示為民實事情況,密切干群關系,增進團結互信。
據介紹,下一步,較場村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逐步實現“黨建強、治理優、鄉村美、群眾富”同頻共振,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劉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