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瀘州選定民生實事429件,全域組織開展“一鎮街一部門一實事”工作

落實民生清單,刷新幸福指數

2025年06月25日08:0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落實民生清單,刷新幸福指數

清單裡的暖心數字

看總體

●今年以來,瀘州126個鎮(街道)、303個部門選定民生實事429件,以點帶面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32萬余個

●群眾訴求辦結率達98.47%

看細節

●推動改造老化燃氣管道235公裡

●辦理“不動產登記難”問題4348個

●全市26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161項醫學檢驗檢查項目互認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93.2%

網上就可以填報資料啊?”6月19日,遠在廣東務工的瀘縣居民李彬撥通瀘縣政務服務大廳的咨詢電話,了解孩子上初中報名的資料准備要求,卻得到了這個讓他驚喜的答復。瀘縣行政審批局政務管理和督查股股長倪志蘭介紹,依托“四川政務服務網”“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該縣實現入學辦理“零跑腿”。

這是瀘州對接民生需求推出的舉措之一。今年,瀘州全域組織開展“一鎮街一部門一實事”工作,全市126個鎮街、303個部門選定民生實事429件,以點帶面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32萬余個,認真落實一張張“民生清單”,不斷刷新居民的“幸福指數”。

摸底數,了解群眾盼什麼

“再也不用擔心忘記關燃氣灶了。”6月20日,瀘州市納溪區永寧街道建陶小區居民張國秀提起此前一次忘記關燃氣灶燒壞高壓鍋的事故,仍有些后怕。如今,建陶小區燃氣管道改造項目完成,1.3公裡燃氣管道換新,275戶居民全部裝上了截斷閥、自閉閥和燃氣泄漏報警等裝置,張國秀的擔心不復存在。

“納溪區老舊小區較多,天然氣設施設備老舊、管道混亂、熱水器沒有煙道等問題突出。”納溪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曾禮華表示,根據前期摸底調研和聽取群眾訴求,今年納溪區把整治城鎮燃氣安全問題作為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抓手,明確了投入資金2.24億元、年底前要完成改造管道235公裡的目標。

截至目前,納溪區的燃氣管道改造已累計惠及群眾11萬人次。近期,共涉及4.2公裡管道改造、惠及577戶居民的納溪區龍車利合片區的燃氣管道改造項目也進入掃尾階段,最晚7月初項目就將全部完成。

“類似城鎮燃氣安全問題這樣群眾反映多、覆蓋范圍廣、解決需求急的問題就是我們的選題標准。”瀘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劉偉民介紹,全市鎮街、部門通過梳理各渠道群眾反映反饋的問題,起底過篩民生訴求5.6萬余個,全面摸清民生實事底數。

據統計,今年瀘州126個鎮(街道)、303個部門選定民生實事429件,涵蓋優化服務、政策落實、環境提質等6大類,涉及教育醫療、住房保障、惠農政策等多個領域。

抓全程,靶向破解難堵點

6月20日,瀘州市龍馬潭區東方儷城二期居民劉小波終於拿到不動產權証。“房子是2019年10月交付使用的,共有8棟274戶業主,但我們入住后一直無法取得產權証書,多年來上訪都沒有得到解決。”劉小波說。

“這個項目無法辦証的堵點在於‘項目竣工驗收手續不完善和欠繳相關稅費金’。”瀘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劉立濤介紹,靶向破解難堵點的具體“藥方”是“清單管理+分類交辦+領導包聯”的全過程推進機制。

“就是一實事成立一專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責任領導。”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詹勇介紹,針對東方儷城二期項目“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專班成員單位根據自身職能職責精准施策,聯動打通每個環節的難堵點。比如市住建局主要解決竣工驗收備案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採用“証繳分離”方式緩交登記費,先行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解決企業無力繳納登記費用問題等。

“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開辟服務專窗、優化登記流程、壓縮辦理時間等方式,實現當天辦理當天拿証,實現了全過程跟蹤推進。”劉立濤說,截至目前,東方儷城二期項目辦証路徑已全面打通,辦証工作正加快進行,274戶業主已經有超160戶拿到了不動產權証。

聚焦“群眾想解決什麼問題,就集中力量辦理什麼”,當前瀘州健全完善民生實事“收集整理—研判分類—訴求交辦—跟蹤督導—反饋回訪—整理復盤”全流程推進機制,推動形成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的工作合力。

重效果,以點帶面廣拓展

這兩天,龍馬潭區鴻通春天鳳凰城的業主正忙著籌備召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為下一步監督物業管理工作做准備。“這其中街道和住建部門出力不少。”業主王芳說。

原來,今年初社區在該小區檢查對賬時,發現鴻通春天鳳凰城小區存在物業涉嫌侵佔業主公共收益的現象。“通過上報住建部門和組織三方公司審計,目前該小區物業企業已被移送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處。”龍馬潭區魚塘街道建設服務中心何勇說。

龍馬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汪軍介紹,整治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佔業主公共收益等問題是今年龍馬潭區重要民生實事之一,在街道和住建部門的聯合指導下,多個小區業主和物業矛盾得以解決,在回訪中還得到了群眾好評和點贊。

民生實事有沒有做到群眾心坎裡去,實事辦成率是重要指標。“今年 以 來 ,群 眾 訴 求 辦 結 率 達98.47%。”劉偉民介紹,瀘州還著力建立“個事剖析、類事分析、漏洞解析”機制,將實事辦理發現的問題轉化為制度“補丁”,通過群眾反映“點”的問題,實現系統治理“面”的拓展,達到“辦理一件、治理一片、整治一域”的綜合效果。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杰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