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梗王” 輸贏有道

常州隊VS南京隊賽場內興奮的球迷。
在蘇超龍城集市上,球迷為常州加油。
不出所料,常州隊6月21日主場0︰4不敵南京隊,遭遇五連敗且一球未進。
讓人側目,火爆的“蘇超”賽場外,排名墊底的常州隊卻成為最受關注的球隊和城市,而其“梗王”的地位更是無人能撼。
觀賽,也觀城。記者在常州不僅強烈感受球市狂歡的氛圍,也近距離探尋蘇超“梗王”城市營銷的密碼。
蘇超“梗王
”常州“筆畫保衛戰”引爆賽場內外
常州、“吊州”、“巾州”、“丨州”、“〇州”……6月20日,記者下飛機,在常州機場坐上網約車,司機杭小剛就聊起了即將開戰的常州對南京的比賽,“都說這是‘筆畫保衛戰’。”
雖然杭小剛“一語成讖”,但對陣當晚,大雨中的賽場內外仍熱度不減——場內,20余隻仿真恐龍助陣中場表演﹔場外,有近百個攤位的蘇超龍城集市上,“給十三妹一點進化的時間”“聽說贏的城市可以當省會”等標語隨處可見。該場比賽單場觀眾達36712人,在線觀看人數超837萬人,均超越“蘇超”單場紀錄。目前,短視頻平台上,“#蘇超”“#蘇超聯賽”等話題的播放量已突破110億次。
熱梗不止於大眾。6月17日,“常州發布”公眾號發文:“與其被梗‘淹沒’,不如與民同樂。”3天播發6條“蘇超”系列視頻,播放量超160萬次。文旅市場也在緊跟流量,常州五連敗被“剃光頭”后,天目湖景區推出“光頭游客免費游”活動。
“面對網絡調侃,我們也曾擔憂。”常州市新聞傳媒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說,但后來發現,只要不是惡意調侃,大可以放下身段一起參與。
但過度依賴網絡“玩梗”的城市營銷,網紅能否實現“長紅”,短期消費的拉動能否成為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帶著問題記者繼續探尋。
票根經濟
用一張球票撬動“吃住行游”
如何接住這潑天的流量?GDP已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常州將其轉化為文旅融合的在地消費。
與南京隊賽后,記者在場外的蘇超龍城集市上看到,幾個攤位前大家排著長隊,等候領取免費的天目湖砂鍋魚頭湯、常州蘿卜干炒飯。“我們准備了200鍋魚頭湯、1000斤炒飯,已經送出去大半。”常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符學平說。
短短幾個小時,常州德泰恆大酒店廚師韓同清也在現場賣出500多個網油卷,“這些收入不算啥,因為這場比賽,這幾天我們酒店住宿和就餐人次都有20%以上增長。”
火爆的不只是蘇超龍城集市。常州將一張19.9元的足球票玩出了花樣,多部門聯動打出“票根經濟+文旅市集+跨城禮包”組合拳——持票觀眾可在市內主要商業綜合體領取電影票、景區門票,獲取餐飲抵扣券﹔網約車平台發放千萬元出行補貼,還首創寵物托管、行李驛站等十項暖心服務……
此外,常州還推出針對南京游客的“56789”專屬折扣:全市重點景區門票5折、國有博物館文博收費展覽6折、精品演出7折、線路套餐8折、酒店住宿9折,同步上線“9折票根”通吃全城活動。用一張球票撬動“吃住行游”,實實在在將賽事熱度轉化為消費增量。
賽事營城
賽場變成文商旅展廳,賽場即“招商引資”
對於提出“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成都而言,我們可以向“蘇超”學什麼?
記者觀察到,“蘇超”有兩點做得特別突出:一是營銷城市IP。各隊設計了隊徽,廣泛征集戰歌,借“叫陣對手”宣傳城市元素,讓鎮江香醋、南京鹽水鴨、無錫水蜜桃等特產傳遍全網。二是服務好球迷。各地“寵客”新招迭出:景區對客場市民免費,客場市民自駕游免費停車,組織客場球迷專列,推出“觀鳥+觀賽”套餐等。
“政府部門願意多俯下身子去感受去傾聽,才是‘蘇超’走紅的最大秘訣。”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說,球迷買不到票,就把主場換得更大﹔球迷想賽前有戰機助興,先請民企飛機表演……
而“蘇超”的創新基因,還體現在傳播賦能與城市幽默的化學反應,賽場變成文商旅展廳,甚至賽場即“招商引資”。
最近,期盼“川超”早日開賽的呼聲漸濃。湯繼強認為,學習不是簡單模仿,他建議一定要將參賽城市的文旅資源、消費場景廣泛納入到賽事營銷中,結合數字經濟,利用新媒體多加宣傳引導辦好“川超”。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昊/文 李強/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