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鏈” 樂山用時間和情懷培育出“有根產業”

從1964年開建“739廠”和“冶金工業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到2020年樂山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綠色硅谷”稱號﹔從1965年底生產多晶硅、單晶硅累計不足80千克,到38萬噸高純晶硅、71GW拉棒、38GW切片生產能力,規模穩居全球第一方陣。六十年的艱苦努力,樂山晶硅光伏產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回顧歷史,樂山“硅夢”一路向前。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硅夢”之於樂山,是中國多晶硅的歷史榮光,是“全國多晶硅發祥地”的產業擔當,是“中國綠色硅谷”的時代自豪。
樂山用時間和情懷培育出“有根產業”,在中國晶硅光伏產業征程畫上濃墨重彩的產業華章。
向光而生 在荊棘中崛起的晶硅產業
樂山被稱為中國晶硅產業發祥地,晶硅產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
1964年,冶金工業部根據國家三線建設戰略,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硅研究室(338室)整體搬遷到樂山峨眉山下。
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裡,來自北京有色金屬設計總院、武漢冶金建筑公司的2000多名干部職工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不分晝夜地工作,一磚一瓦地搬,一層一層地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壘出了化驗室,壘出了生產車間,也壘出了中國晶硅產業這塊發祥地。
1965年8月15日,中國第一塊多晶硅料在樂山下線,重0.9千克,直徑14毫米﹔10月全面試車投產,年底生產多晶硅69.27千克、單晶硅10.05千克,多晶硅質量達到當時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晶硅與樂山,由此結緣相伴。
1970年,項目建設進入第三期工程,初步形成生產、研制3個系列有色金屬相結合的單位。1972年更名為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峨眉半導體材料研究所,年產多晶硅4.49噸、單晶硅2.51噸,至1985年,多晶硅、單晶硅、硅單晶加工片和外延片不僅供給國內,部分產品還遠銷到歐美國家。
這就是中國多晶硅的發端。中國多晶硅領域的頂尖人才,在這裡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為樂山曾創下多項“第一”:
2000年1月,峨眉半導體材料廠具有100噸/年生產能力,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第一條“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國家重點試驗示范生產線,通過國家鑒定驗收,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中國多晶硅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
2008年2月,國家批准建設的首個干噸級多晶硅項目、樂山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新光硅業公司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生產能力通過驗收,成為全國唯一打通西門子工藝全流程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千噸級多晶硅生產線。
2008年,四川永祥股份首期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竣工投產。9月,永祥多晶硅3000噸項目奠基,成為中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同時,國家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也落戶樂山。
………
樂山——“西部硅谷”,聲名鵲起。
追光逐鏈 在寒冬中奮步的“綠色硅谷”
然而,硅產業剛進入新一輪發展就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寒冬,需求端和供給端的利空疊加,多晶硅價格暴跌。
2011年、2012年,美國和歐盟先后對我國光伏企業征收高昂的反傾銷稅。其中,美國征收的稅率高達249.96%。整個光伏產業鏈雪上加霜。在短短3年后,多晶硅企業從鼎盛時期的7家到隻剩下四川永祥1家。
面對突如其來的行業寒冬,生存危機倒逼企業苦練內功。
在4次技改升級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永祥法”——“第四代永祥法”(包含大型精餾節能、冷氫化、反歧化等核心技術),成功將四氯化硅全部轉化為生產原料三氯氫硅,變廢為寶,提質降耗,突破技術壁壘。
樂山出台政策,加大資金扶持,企業深挖技術改革,降本挖潛……樂山晶硅光伏產業在艱難中度過寒冬。
2016年,新的曙光刺破了寒冬。行業預測到2050年,全球光伏發電在電力能源中的佔比將從目前的3%增加到30%左右,成為第一大電力能源,總裝機也將從現在的2247GW增加到10000GW以上,形成萬億級巨大市場。隨即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政策刺激行業發展,光伏發電在中國,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擴張。
2017年底,永祥多晶硅進行“填平補齊”的改造提升,再次將永祥多晶硅系統的產能提升到2萬噸,成本再度下降,各項指標領先。
企業搶抓機遇,追趕比超﹔地方政府更是舉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發展壯大多晶硅及光伏產業。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明確,全省多晶硅產業重點布局在樂山。
歷史、技術和資源,三大因素的疊加奠定了樂山多晶硅發展的基礎。
在政策上,樂山先后出台了《樂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樂山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支持政策的通知》《樂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樂山市加快多晶硅光電信息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共樂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中國綠色硅谷”人才集聚十條硬措施>的通知》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構筑起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在服務上,樂山優化營商環境,推行多種便捷機制,推動項目加快竣工投產。永祥新能源項目、樂山高測項目開工投產,晶科能源項目開工到投產僅用100天。
在保障上,樂山不斷優化電網架構,持續提升承載能力,為全市產業發展提供穩定且可靠的電能支持。目前,樂山電網共有1000千伏變電站1座、變電容量600萬千伏安,500千伏變電站4 座、變電容量860萬千伏安,220千伏變電站共計34 座。同時,新建供水廠、工業固廢堆場等基礎配套設施和交通道路,打造企企互通、內暢外聯的立體交通網絡。
在創新研發上,樂山還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綠色硅谷”,引進共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體,建強樂山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四川分中心等創新平台,“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逐漸形成。
筑巢引鳳,永祥來了,保利協鑫來了,晶科能源來了,京運通來了,高測科技來了……從最初的單一硅料,一路向產業鏈縱深挺進,打通拉棒切方、切片、電池片、組件、電子級多晶硅全環節,全球晶硅光伏領域10家頭部企業半數落子布局於樂山,逐夢光伏全產業鏈。
從“西部硅谷”向“中國綠色硅谷”成功升級,樂山晶硅光伏產業已集聚成勢。
聚鏈成勢 在創新中奔赴綠色未來
“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綠色硅谷’。”今日的樂山,正依托60年晶硅光伏發展資源,聚焦綠色轉型,堅定打造晶硅光伏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
位於高新區的鑠陽10吉瓦HBC電池片一期項目已接近尾聲,預計7月中旬完成機電安裝並進入調試階段,7月底實現產品試生產。項目整體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全球首個實現HBC技術量產的基地,而且,項目已與多家光伏龍頭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產品可直接供應合作伙伴。
永祥新能源、能源科技高純晶硅技改項目推進如火如荼,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項目布局,折射出企業的共同選擇:持續強鏈補鏈延鏈,重點發展電池片、組件、儲能設備等下游產業,加快構建上下游適配的全產業鏈。
企業積極發力,政府搭起平台。今年5月,樂山發布總規模約600億元、以“1+2”為主體的產業投資基金群,賦能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金融活水的注入將成為樂山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新質生產力的“孵化池”。
向光而生,追光逐鏈,聚鏈成勢。樂山晶硅產業正朝著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綠色化方向大步邁進。(徐梓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