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銀江水電站千米洄游魚道投運

翻越大壩魚兒“回家”

2025年06月22日07:5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翻越大壩魚兒“回家”

  魚兒游過在線監測系統4號攝像頭拍攝范圍。

  魚道設有一個個臨時“休息室”。

  銀江水電站千米洄游魚道投運。

  “看,這是中華金沙鰍,一種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這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細鱗裂腹魚……”6月18日,金沙江銀江水電站魚道正式投運。觀察室內,工作人員張文康正通過魚道在線監測系統,關注魚類通過魚道情況。

  位於攀枝花市東區的銀江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9萬千瓦,首台機組於2024年12月31日投產發電后,2號、3號機組相繼投產。隨著電站的建設,金沙江天然河道被大壩攔截,阻隔了魚類上溯洄游的通道。為幫助魚類溯流而上翻過大壩“回家”繁衍生息,銀江水電站建了一條全長約1003米的魚道。記者在現場看到,銀江水電站北側,有一條蜿蜒曲折、緩慢攀升的特殊通道,連通大壩的上下兩側,這便是魚道。該魚道有3個進口、1個出口,從進口一路斜行向上。

  為了增加魚兒洄游成功率,魚道中間設置了一個個“L”形隔板。“它叫側室板,主要作用是阻擋水流,減緩流速,形成一個個可供魚類臨時休息的池室。”銀江水電站環水保監理孔建偉解釋,通俗講就是魚兒洄游時累了,可以臨時休息的“休息室”。隨著魚道緩慢抬升高度,每10個臨時“休息室”之間,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平底的、供魚兒長時間休息的池室。“這些設計,可以讓魚兒在漫長的洄游旅途中得以積蓄力量。”

  當天中午12時許,記者通過魚道在線監測系統4號攝像頭看到,3分鐘時間內有百余條魚兒游過該攝像頭拍攝范圍。攀枝花華潤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嚴瑞平告訴記者,本月底該監測系統還將上新智能計數、魚類識別等功能,以便實時關注魚兒們的“喜怒哀樂”,及時調整魚道運行參數,優化運行條件。(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楠 攀枝花觀察 湛璐霜 文/圖)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