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省四醫院首例“杯中杯”髖關節翻修術 七旬老人告別11年病痛

2025年06月19日11:3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術后影像學報告顯示患者恢復良好。四川省四醫院供圖
術后影像學報告顯示患者恢復良好。四川省四醫院供圖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春熙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飽受左髖部疼痛折磨11年的71歲患者李某某實施高難度髖關節翻修手術,並首次應用國際先進的“杯中杯”(Cup-on-Cup)技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重獲行走希望。

據了解,11年前,患者因“股骨頭壞死”在外院接受了左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術后雖能行走,但持續疼痛伴隨跛行,嚴重影響生活。約2年前,疼痛突然加劇,行走時疼痛評分高達8-9分,基本喪失正常行走能力。影像檢查顯示,其髖臼假體發生嚴重移位,已突破髖臼內壁突入盆腔,鄰近重要血管,並伴有內固定斷裂及假體鬆動。因病情復雜、手術風險極高,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告知無法手術,最終來到該院尋求救治。

面對這一復雜病例,四川大學華西春熙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骨科團隊高度重視。科室主任劉永光介紹,人工關節置換術后長期疼痛進行性加重,通常意味著假體失效,需行翻修手術。髖關節翻修手術難度及風險遠超初次置換,尤其當存在嚴重骨量丟失時,如何重建穩定耐用的新關節是手術成敗關鍵。

團隊進行了周密的術前規劃和三維醫學手術模擬。術中成功取出失效假體后,針對發現的嚴重骨缺損難題,果斷採用了“杯中杯”(即三疊杯)技術進行重建。該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復雜骨缺損的力學重建問題,其特殊的生物材料還能促進骨組織長入,保障遠期穩定性。

手術取得圓滿成功。術后復查顯示假體位置良好,患者肢體功能恢復進展順利。術后一周,其肢體活動度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80%,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手術的成功離不開精細化護理的支持。護理團隊針對患者焦慮情緒進行了心理疏導,並通過全周期健康指導,利用圖文、視頻教程及床旁教學,指導患者掌握關節保護技巧,有效預防了脫位風險。

該例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四川大學華西春熙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在復雜髖關節重建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未來,該院骨科將繼續致力於為復雜關節疾病患者提供先進診療方案,幫助他們重獲無痛、自如行走的生活。(何雲)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