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店小二”做好“貼心人” 自貢榮縣商務局多舉措助力產業發展

![]() |
跨境電商培訓。曾莉供圖 |
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征程中,自貢榮縣商務局以“店小二”的熱忱與擔當,積極投身各項工作,為縣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精心謀劃、全力推動。
跨境電商培訓:開啟企業出海新航道
5月30日,“榮縣產業帶品牌跨境出海全鏈路解決方案”專題培訓會成功舉辦。此次培訓由縣商務局精心組織,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各鎮(街)以及縣科技經信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投促局等相關部門分管負責人紛紛到場,足見對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視。
培訓邀請到重慶大龍網集團海外執行總裁郭倩擔任主講嘉賓。“榮縣的陶瓷、農產品等特色產業具備天然的‘出海’潛力,跨境電商正是打通國際市場的‘金鑰匙’。”郭倩在培訓中緊密結合榮縣特色產業,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實際案例,將品牌全球化運營的思路、數字貿易工具的應用等實操方法清晰呈現,為企業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能夠落地實施的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在跨境電商的浪潮中找准方向、揚帆起航。“通過‘榮縣龍工場’平台,我們已經幫助多家企業試水東南亞市場,訂單量同比增長30%。比如陶瓷企業可通過VR展廳展示工藝細節,用短視頻傳播非遺故事,這些都是吸引海外買家的‘利器’。”
“接下來我們將協同發力,推動更多企業‘觸網出海’,讓榮縣好物走向世界。”榮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陶瓷產業交流:共筑陶業發展新藍圖
近日,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越申會見了榮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河口鎮黨委書記朱軍一行,雙方就榮縣承辦2026年“中國四大名陶展”及相關工作展開了深入交流。一同出席座談的還有協會副理事長侯文全、秘書長樊瑞新,以及榮縣商務局局長余洋、縣陶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
吳越申在座談會上指出,“四大名陶展”是陶瓷技藝比拼的舞台,更是文化交融、產業升級的契機。榮縣具備資源、底蘊、產業等多重優勢,做好陶瓷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既要夯實傳統產業根基,優化工藝、拓展渠道、強化環保﹔也要把握新技術趨勢推動轉型,打造本土展會品牌,對接高端平台提升能見度。“人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必須構建‘在地培養+高端引進+校企聯動’的全鏈條育才體系,加速人才培養進程,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從而走出一條獨具榮縣特色的陶瓷產業躍升之路。”吳越申表示。
朱軍以“三張名片”為切入點深入闡釋榮縣陶瓷產業獨特優勢:“榮縣陶土堪稱‘會呼吸的寶藏’,已探明儲量超12億噸,按現有開發節奏可支撐600年持續利用,其可塑性指數達18,制成的酒壇、茶器等產品憑借透氣性優勢,佔據全國酒壇市場47%份額。”他進一步介紹,“全縣141家陶企構建起完整產業矩陣,11家規上企業帶動超8000人從業,從工業陶到工藝陶100多個品種全面覆蓋,智能化生產線與非遺拉坯技藝並行發展,傳統工藝在現代技術中煥發新生。”
談及文化賦能,朱軍表示,千年窯火傳承至今,陸游筆下“詩書之鄉”的人文脈絡與趙熙等大師的藝術積澱,為陶瓷注入靈魂﹔“榮縣大佛”“辛亥首義”等文旅IP也正與陶瓷文化深度聯動,打造“陶+旅游”沉浸式體驗項目,進一步提升榮縣陶瓷品牌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吸引力。
校企合作深化:注入產業創新新活力
榮縣商務局深知人才與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積極推動校企合作,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近期,在榮縣商務局的大力促成下,榮縣土陶創意園陶瓷有限公司與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正式簽署《校企合作協議》,開啟了產教融合、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我們把課堂‘搬’進企業,讓學生在藝術家工作室跟著大師學拉坯、上釉。”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院校每學期選派藝術設計、陶瓷藝術等專業學生到榮縣土陶創意園陶瓷有限公司參與實踐教學活動。除此之外,雙方將在產品研發與產業升級方面緊密協同。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陶產品創意設計、包裝設計等服務﹔企業則負責學院設計產品的打樣、量產及質量管控工作,“我們會嚴格把控質量,確保設計落地‘不走樣’,讓設計成果高效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榮縣土陶創意園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不僅如此,雙方還將聯合申報政府科研課題與產業創新項目,共同探索 “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發展路徑,為榮縣陶產業技術迭代爭取更多政策支持與資金保障。
“校企合作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們將繼續搭建平台,讓更多企業與高校‘聯姻’,用人才和創意撬動產業升級。”榮縣商務局局長余洋在簽約儀式上說。
榮縣商務局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在跨境電商培訓、陶瓷產業交流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榮縣商務局將繼續秉持‘店小二’服務理念,精准聚焦企業需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更多有利於產業發展的項目落地生根,助力榮縣產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縣域經濟騰飛奠定堅實基礎。”余洋表示。(曾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