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3年公益音樂教育計劃 這場慈善音樂會在蓉舉行

6月10日下午,在成都市殘聯的指導下,“聽得見的世界,看得見的融合”慈善音樂會暨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黎山吉他博物館舉行。
本次公益音樂會是黎山吉他博物館聯合凡喜吉他及多家特殊教育學校、公益機構聯合主辦。
岑杰介紹黎山吉他博物館相關情況。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百余位嘉賓共同見証黎山吉他博物館向特殊教育學校捐贈20把專業吉他,並宣布啟動為期3年的公益音樂教育計劃,標志著成都音樂公益事業邁向體系化、專業化發展的新階段。該項目旨在以音樂打破社會隔閡,提升殘障群體藝術素養,同時呼吁公眾參與共建包容性社會。
黎山吉他博物館館長岑杰表示,博物館不僅是收藏的容器,更應是行動的引擎。期待以吉他為媒,讓特殊群體被看見、被聽見,也讓音樂公益成為城市文明的溫度計。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藝術,是心靈無界的橋梁。然而,對於部分殘疾人群體而言,他們或許無法用眼睛完整地觀察世界,或許無法用耳朵清晰地聆聽旋律,但他們的內心同樣渴望表達、渴望被看見、被聽見。”黎山吉他博物館副館長楊雯在活動現場動情地說,正是這份渴望,催生了主辦方舉辦這個項目的初心——用音樂打破障礙,用藝術點亮生命。
據楊雯介紹,本次音樂公益項目將依托黎山吉他博物館的藏品、空間及行業資源,在未來3年內開展系統性愛心公益活動:舉辦100場草地融合音樂會、100場“星空裡的對話”、聯動100名吉他大師牽手1000名殘疾人音樂愛好者,系統為他們開展音樂教育與社團培養。旨在提升這個特殊群體的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促進其社會融入與全面發展﹔通過基礎教學、特長培養、成果展演相結合的模式,構建“特校+吉他博物館+實習就業基地”三位一體的助殘音樂教育體系,進一步推動成都市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吉他主題博物館,黎山吉他博物館由館長岑杰與團隊傾力打造,坐落於成都高鐵城市公園,以兩層藝術空間構建音樂文化地標。博物館匯聚全球頂尖吉他藏品,涵蓋數百把國際制琴大師手作名琴及傳奇音樂人珍藏樂器,包括Roy Rogers、Eric Clapton等巨星御用吉他,並設有“中國制琴師之家”非遺展區,呈現東西方制琴藝術的巔峰對話。館內還收藏有Ervin Somogyi、Matsuda等國際大師孤品,以極致工藝詮釋手工吉他的永恆價值。
據了解,本次慈善音樂會特邀多位國內頂尖吉他演奏家聯袂獻藝,通過公益演出、詩樂朗誦等環節,讓特殊群體在音樂中感受情感表達的無限可能。(張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