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樂至縣2025年上半年水質監測數據亮眼 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100%

2025年06月10日17:3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張鳳莉、陳欣攝
發布會現場。張鳳莉、陳欣攝

6月10日,資陽市樂至縣召開2025年上半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亮出"治水成績單"。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縣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持續保持100%的優異成績。其中,索溪河謝家橋國控斷面、小陽化河萬安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月數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25%,4個監測斷面實現水質月月穩定達標。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連續5個月保持100%,為人民群眾飲水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展現的是樂至縣多管齊下的治理舉措。今年以來,樂至縣圍繞污水治理設施補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重點生態項目建設、基層河湖管護等方面推進流域水質改善。

水環境穩中向好,污染防治成效顯著

在污染治理方面,樂至縣實施生活源、工業源、農業源“三源共治”:生活源治理上,新建城鎮雨污分流管網2.5公裡,77.23%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工業源管控上,開展重點流域涉水企業執法檢查30余次,檢查企業20余家次﹔農業源防控上,對5畝以上或集中連片5畝以上魚塘實施視頻監控全覆蓋,建立化肥農藥固定監測點100個,打造農藥、化肥減量化示范基地和尾水治理示范基地。

水土保持治理提質增效,守護生態底色

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十四五”以來,樂至縣先后投入各類水土保持資金3965.4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37平方公裡,截至目前樂至縣水土保持率為57.97%,較2020年提高了6.25%。

今年以來,樂至縣嚴格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截至5月底共計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19個﹔強化全鏈條全過程監督,實現轄區內在建生產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全覆蓋﹔規范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截至目前,全縣生產建設項目共計征收水保補償費131.775萬元﹔同時,通過開展水土保持知識進校園、進課堂等活動,提升群眾水土保持意識,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

污水治理廠高效運行,筑牢生態屏障

城鎮污水治理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目前,樂至縣共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1座,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廠全覆蓋。在運行管理方面,率先推行成本監審模式,嚴格落實“1+1+2+N”監管模式,每月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為保障污水處理廠高效運行,先后投入1000萬余元對鄉鎮污水處理廠進行提質升級,有效克服了處理工藝繁多、運維技術繁雜等短板,目前樂至縣污水處理廠運行達標(合格)率97%以上,今年1—5月全縣污水處理廠共處理水量約650萬噸,為改善縣域水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有力,推動綠色發展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樂至縣重點圍繞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方面開展工作。在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方面,投入資金600余萬元,完成全縣流域沿河200米范圍內20畝以上6000余畝水產養殖池塘尾水治理,安裝尾水排放監控43戶﹔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方面,嚴格落實“1+3”管控措施,累計巡查1000余場次﹔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中,發布病虫發生趨勢及防治預報100余期,開展科學安全施肥用藥專場培訓100余場次,建立示范片40000余畝。

下一步,樂至縣將嚴格落實省市“碧水保衛戰”各項工作部署,強化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以“河長制”為抓手推動責任鏈條全覆蓋,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努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張鳳莉、陳欣)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