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惠農貸款助春耕 金融活水潤沃土

在涼山州會東縣長魚村的煙田裡,陳開興又開始了一年的辛勤勞作。從一個種植20畝烤煙的普通煙農,到190余畝的種植大戶,陳開興烤煙事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自身辛勤耕耘,也離不開金融支持。
盡管種植烤煙的收入不錯,但投入也相對較高,每年春天,很多煙農都會為肥料、農藥的花銷發愁,陳開興也不例外。“我種烤煙已經9年了,以前沒錢投入,只能‘小打小鬧’。”陳開興說。
幾年前,陳開興得知當地郵儲銀行推出了專門針對煙農的貸款產品后,第一時間提交了貸款申請。很快,他就拿到第一筆10萬元的貸款資金。有了這筆資金,他承包了30畝土地,擴大了烤煙種植規模。在收入進一步提高后,2017年,陳開興成立了會東縣開興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購買了新型農機具,修建煙草公司補助的新式烤房,還積極參加煙草技術培訓。在他的努力下,烤煙銷售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不僅還清了貸款,提高了收入,還先后獲得會東縣人民政府2019年度現代煙草產業工作中先進煙農、涼山州2021的煙葉工作先進煙農等榮譽。
如今,陳開興累計在郵儲銀行獲得信貸資金100萬元。他說,還想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同時,他還積極與其他煙農交流經驗,幫助他們獲得金融支持。
走進會理市海溪村,在廣袤的田野間,一片片茭白田綠意盎然,春風吹過茭白葉片沙沙作響,仿佛訴說著豐收的故事。郵儲銀行帶來的金融“及時雨”,澆灌著這片土地的茭白產業蓬勃發展。
曾經的海溪村多以烤煙種植為主,但田地裡的煙葉卻經常被排水問題所困擾,多年的反復種植也導致烤煙病虫災害增多,收益銳減。經過不斷摸索,村民周國志發現這一片水田非常適合茭白的生長,便逐步轉為種植茭白。隨著經驗的積累和種植技術的提升,周國志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將茭白產業做大做強,帶領鄉親們致富。當年,擴大規模所需的資金卻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國志在村子裡遇到郵儲銀行會理市支行的客戶經理,溝通中表達了自己面臨的處境和需求。客戶經理在詳細了解他的種植計劃和資金需求后,向他推薦了專門為農業產業戶設計的“信用戶貸款”產品。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周國志很快提交了貸款申請材料,僅僅過了1天,24萬元的貸款就審批下來了。
資金到賬后,周國志租下了更多的土地,引進了優質的茭白種苗,還購置了先進的種植設備。
如今,周國志種植的茭白達到170余畝,是全村乃至全市的茭白種植大戶。他帶動了周邊眾多農戶種植茭白,還辦起了農業專業合作社,收購周邊村民種植的茭白,並將這些優質茭白銷得更遠。
回顧自己的農業發展歷程,周國志感慨萬千:“當前資金投入大,有了郵儲銀行的支持,才讓我有信心走在農業發展的道路上。”
從會東縣的烤煙大戶陳開興到會理市的茭白帶頭人周國志,一個個鮮活的奮斗故事背后,是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以金融之力扎根鄉土、賦能農業的堅定足跡。
一直以來,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初心,著力構建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2025年,該行特別開展春耕備耕小額貸款服務行動,針對特色產業,推出“煙農貸”“茭白貸”等產品,以“當天申請、當天放款”的高效服務,切實解決農戶春耕資金周轉難題。同時,緊扣涼山州農業資源稟賦,深化“一產業一方案”的“產業貸”服務模式,精准對接鄉村產業差異化金融需求,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在服務“三農”實踐中,該行構建“盯需求、盯進度、盯實效” 的全流程跟蹤服務機制,不斷擴大“三農”客戶信貸服務覆蓋面,提升服務便捷度。依托“信用村大數據平台”,創新“數據 + 信用”評價體系,推動“無感授信、有感服務”提質擴面,讓金融服務更智能、更貼心。通過實施“三階梯式培養計劃”,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親農民的專業化“三農”信貸隊伍,推動金融服務從“最后一公裡”向“心貼心零距離”升級。
據統計,截至2025年3月末,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本年度投放涉農貸款8.41億元,其中特色產業貸款佔比超70%。
“服務‘三農’不是口號,而是腳上沾泥、身上帶土的實在行動。”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負責人說。下一步,郵儲銀行涼山州分行將持續圍繞特色產業,加大農業產業信貸投放力度,以更實舉措、更強擔當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郵儲力量。(夏靜、李鵬、胡得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