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融合履職 精准發力

資陽檢察護航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取得扎實成效

2025年06月09日13:3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也是我國將世界環境日列為法定節日的第10年。今年以來,資陽市檢察機關將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突出問題系統治理作為檢察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長江流域資源保護工作,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領域違法犯罪,共審查起訴案件9件26人,審結6件18人,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2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2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8件。

昔日渣場披上“綠裝”

2024年8月,樂至縣檢察院通過“益心為公”志願者檢察雲平台,接收反映該縣某山坡露天堆放大量白色固體垃圾的線索。經調查發現,樂至縣某渣土公司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擅自設立建筑垃圾棄置場,違規受納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造成周邊環境污染,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同月26日,樂至縣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職,對涉案公司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處置。次月12日,行政機關書面回復稱涉案公司不存在“未經批准擅自設立建筑垃圾棄置場”的違法行為,僅對其違規受納生活垃圾的行為予以行政處罰。

經樂至縣檢察院跟進調查查明,涉案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來,並未辦理任何建筑垃圾棄置場的審批手續。行政機關在收到檢察建議后,雖督促涉案公司對違規受納的生活垃圾進行了分揀處置,但並未督促其對受納的大量建筑垃圾採取任何處置措施,導致環境污染風險持續存在,社會公共利益仍處於受侵害狀態。

2024年10月9日,樂至縣檢察院依法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令被告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對涉案公司擅自設立建筑垃圾棄置場的行為依法處理,並責令涉案公司對其違規掩埋的建筑垃圾進行依法處置。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行政機關積極整改,對涉案公司“未經批准擅自設立建筑垃圾棄置場”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同時責成涉案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制定棄置場復墾、復林方案,並督促其按照方案進行整改,通過驗收。樂至縣檢察院通過調取相關証據、進行現場查看等,確認行政機關已依法履職,社會公共利益已得到有效保護,行政公益訴訟目的和訴訟請求已全部實現,於2025年4月17日向縣人民法院提出終結訴訟建議。次日,法院裁定該案終結訴訟。

該案系資陽市首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以裁定終結訴訟方式審結的典型案例,打破了以往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案件因訴求全面實現而撤訴結案的慣常做法,充分發揮了司法審判、法律監督的職能作用,有力推動了依法行政。

多方聯動形成體制機制

“從江底到餐桌,每個破壞長江流域生態鏈的環節都逃不過法律制裁。”資陽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檢察機關已根據生態功能分區及環境系統保護需要,組建專門的辦案團隊,集中攻堅辦理重點案件。實行生態環境“四大檢察”案件一體履職、融合履職,持續完善上下級院接續監督機制,一體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

安岳縣檢察院在辦理譚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中,犯罪嫌疑人在禁漁期、禁漁區使用禁用工具捕撈水產品,破壞長江流域漁業資源。檢察機關在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的同時建議行政機關對其作出行政處罰,繳納的罰金用於增殖放流等生態環境替代性修復,切實將“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現代環境司法理念轉化為具體檢察實踐。

長江保護法實施4年來,資陽市檢察機關共辦理涉水域面積非法採礦案件2件10人,審查起訴非法捕撈水產品罪70件98人,起訴34件46人,辦理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57件,督促侵權責任人支付損害賠償金36余萬元。與重慶市檢察機關強化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建立線索移送、調查取証等10余項協作機制,推動跨省域聯動協同履職,積極構建長江大保護多元共治格局。

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耕地紅線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耕地紅線必須寸土不讓。

雁江區檢察院針對轄區部分基本農田管護不到位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職﹔樂至縣檢察院針對違規佔用耕地建房問題,對相關單位展開立案調查,通過磋商與制發檢察建議,成功推動樂至縣出台農村建房審批管理新規.....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資陽檢察機關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的縮影,厚植生態文明底色,不斷逐綠前行的生動注腳。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未來,資陽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強“四大檢察”綜合履職,不斷提升檢察辦案質效,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司法保護實踐,以檢察之力守護資陽綠水青山。(趙祖樂、實習生張若愚)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