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層出不窮
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零部件生產線即將投產

人民網成都6月7日電 (趙祖樂)6月6日,2025年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科技活動周期間,中國五冶集團舉行媒體行活動,走進位於簡陽的五冶鋼構智造基地,揭開鋼構件智能生產、智慧管理的“神秘面紗”。
配送、卸料、切割、分解……走進五冶鋼構智造基地生產車間,幾乎看不到工人,這裡的主角是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機器人。
自動分揀機器人准確抓取切割完畢的鋼結構零件,快速分類碼放到指定料架或托盤上,整套動作流暢自然,一氣呵成﹔載滿零件的AGV小車沿著自主規劃的路徑,靈活有序地穿梭於生產線之間,將零件送往下一生產環節﹔機器人坡口工作站則開足馬力,揮舞機械臂,同步完成切割、翻面、打磨的連貫作業,鋼構件的坡口在火花飛濺與機械轟鳴中逐漸成型。在這個即將投產的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零部件生產線上,層出不窮的“黑科技”構成一幅極具未來感的智能生產新圖景。
來到智慧管控中心,車間內焊接、切割、拼裝等多個生產環節的實時數據正清晰地呈現在數字大屏上,管理者們通過在鍵盤上按按鈕,就能夠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實現了生產過程的透明化與可視化。
“這就是鋼結構智造的全新模式。”基地建設項目負責人許祖鋒介紹,除了國內首條全智能鋼結構部件生產線,基地還配備了行業領先的全自動無人化鋼結構智能生產線,集中了自動組立、自動輸送、激光自動跟蹤等多項先進技術,可實現從鋼板上線到成品的自動化生產,生產效率達到傳統方式的3倍。“2026年四川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開閉幕式主場館——川渝廣安共享體育基地工程、成樂高速擴容項目等多個項目所需的鋼結構都來自這裡。”
值得注意的是,工廠裡還引入了成熟的整體通風除塵系統,車間生產中產生的煙塵都能全流程淨化處理。中國五冶集團鋼結構及裝配式工程公司副總經理魏建峰介紹,通過高效過濾與智能調控雙重機制,可以確保車間作業環境綠色環保,達標排放。此外,整個廠房屋頂部署了裝機容量達4兆瓦的光伏系統,年均發電量300萬度。“五冶鋼構智造基地從生產源頭踐行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西南地區首家鋼結構綠電工廠,並通過了成都市智能工廠認定。”
中國五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五冶鋼構智造基地將錨定鋼結構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方向,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為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