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5“龍騰渠江”川渝龍舟精英邀請賽激情開賽

2025年05月30日16:4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比賽現場。楊東攝
比賽現場。楊東攝

人民網成都5月30日電 日前,“宕”舟賨都裡·“粽”享福美地2025“龍騰渠江”川渝龍舟精英邀請賽在四川達州渠江渠縣城區段拉開序幕,24支來自川渝兩地的龍舟隊同台競技,共同感受龍舟文化的魅力,共同領略渠縣的城市之美、生態之美、和諧之美。

這場賽事不僅向社會各界呈現了一場安全有序、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展現了對“端午賽龍舟”這一傳統民俗的活態傳承,更以體育為橋,帶動文化、旅游、商貿融合發展,提升了渠縣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擦亮了“闕裡賨都·福美渠縣”文旅品牌。

一大早,位於賽區附近的渠江兩岸圍滿了前來觀賽加油的市民。在龍舟500米直道預賽的起點線上,4艘龍舟一字排開。修長的舟身、高昂的龍頭、翹起的龍尾,一艘艘龍舟蓄勢待發。當天上午9時30分,隨著哨聲響起,對決正式拉開,首發的4支龍舟隊如離弦之箭在水面上疾馳,隊員們一個個憋足了勁兒,跟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奮力劃槳,在河面上演“你追我趕”。岸邊,觀眾人頭攢動,激情吶喊,眺望著遠處的賽道,眼神中閃爍著期待和興奮。

“雖然是第一次來渠縣參加龍舟比賽,內心有點緊張,但我們為備戰各類龍舟比賽已進行了不少的系統化訓練,因此我們對接下來的表現都充滿了信心。”這位來自重慶三峽學院代表隊的大學生隊員顏世豪在賽前熱身間隙分享了他加入龍舟隊的初衷。

作為成立僅兩年的達州新星戰隊,卻多次在本地龍舟賽事上嶄露頭角,農業系統飛龍隊隊長李偉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訓練日常:“我們的隊員來自各行各業,大家都發自內心熱愛龍舟,信仰龍舟精神。休息的時候,隊員們就會自發組織訓練,充分利用瑣碎時間刻苦練習,隻期望在賽場上發揮出日常訓練的最佳水平。”

“第一次參加龍舟比賽,感覺比賽很刺激!我們都拼盡了全力!”渠縣宣傳系統龍舟隊隊員沙正華賽后分享參賽感受:“盡管沒有拿到小組第一,有點小失望,但我們會再接再厲。”

近了,近了,3米、2米、1米……當龍舟沖過終點時,觀眾的歡呼聲如雷鳴般響起。“太精彩了!龍舟沖刺的那一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李軍帶著兒子前來觀戰,卻比孩子還要激動,嗓子都喊啞了。

“早就聽說這裡的龍舟賽很有名,這次終於親眼看到了。現場的氛圍太棒了!龍舟賽不僅是一場體育比賽,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交流,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王女士專程從營山縣驅車60多公裡來到渠縣,隻為一睹賽事盛況,她直言已經被隊員們一往無前、頑強拼搏的龍舟精神深深感染。

緊張而又精彩的賽事,為廣大市民和雲端網友帶來了一場場激動人心的龍舟競渡視覺盛宴。這是一場城市與賽事的“雙向奔赴”。為了辦好這次賽事,渠縣賽事組委會及各成員單位齊心協力,提前安排,周密部署,在活動前期就全力對接落實了交通疏導、后勤服務、應急救援等各項措施。

在服務保障方面,全縣實施“固網+移動”雙保障體系,新增宏站10個、臨時基站(微站)15個,部署應急通信車6台,強化核心區信號覆蓋﹔敷設2條直播專用光纜,對關鍵節點實施雙路由保護,確保網絡密度提升。針對網絡擁塞、設備故障、極端天氣等場景優化應急預案,組建4支現場搶修小組,配備應急通信物資,安排技術人員駐點值守,實時監測網絡流量,動態調整基站功率,提升響應時效性,保障觀賽區、直播區等重點區域通信暢通。目前,賽事區域現有通信基站28個,核心區原規劃容量0.5萬人,經擴容臨時基站、啟用應急通信車等措施后,渠縣二橋至三橋區域基站容量可達1.8萬—2萬人,能夠滿足大規模人群通信需求。

此外,為保障活動有序開展,全力優化市民及游客的觀賽體驗,渠縣精心統籌城市交通保障服務,賽事期間,城區周邊所有公共停車泊位免費向社會開放,為往來車輛提供便捷停靠服務。

當天,除了火熱的龍舟賽,走進比賽區域旁的集市攤位,玲琅滿目的渠縣本地農特產品也讓市民游客們挑花了眼。對渠縣來說,辦一場賽事就是拉動一次消費。在互聯網經濟盛行的時代,賽事就像是“流量”入口,有人就有“流量”,只要人來了,消費也就來了。

賽事帶動的不僅是人氣,還有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渠縣文體旅活動步伐緊湊,多次舉辦半程馬拉鬆、文旅大會、油菜花節、龍舟賽等大型活動,通過打破文化、商業、旅游產業三者邊界,渠縣正讓賽事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自2023年全縣首屆龍舟精英邀請賽舉辦以來,我們不斷優化活動組織、擴大邀請范圍、完善服務配套,讓‘龍騰渠江’成為了川渝地區知名的龍舟賽事IP。”渠縣縣委書記劉偉說,今年,堅定‘體育引流搭台、文旅商貿唱戲’,誠邀川渝24支龍舟隊、500余名健兒同台競技,在百裡渠江上演“速度與激情”。(朱虹、嚴衡丹、王彥力 )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