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成都:“稅法進校園” 多彩活動增強學生的稅收法治意識

2025年05月29日15:4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金堂縣稅務局干部在納稅服務廳為大學生講解智慧辦稅。成都稅務局供圖
金堂縣稅務局干部在納稅服務廳為大學生講解智慧辦稅。成都稅務局供圖

近日,成都稅務干部走進成都外國語學院,為學生們送上“創業新辦戶開業第一課”,讓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就業創業相關政策有所了解。

這是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在大中小學開展“稅法進校園”活動的縮影。為培育青少年稅收法治意識,近年來,成都市稅務部門把稅收宣傳與美育、訓練營、技能競賽、模擬法庭等創新融合,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聚焦學生群體,深化稅校合作

在今年的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首日,成都市稅務局舉行“合規經營 依法納稅”主題懇談會,邀請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學者與企業、協會、媒體代表共話稅收﹔同日,《成都日報》刊發評論《企業稅務合規 方能行穩致遠》,向社會公眾傳遞稅務合規意識,以此為起點,稅校合作等形式的稅法宣傳在全市迅速推開。

今年是四川財經職業學院連續第17年開展“紅色稅月”活動。該活動將稅收普法宣傳融入校園法治建設,成為四川高校裡獨具特色的校園法治文化品牌。

乘著深化稅校合作春風,今年“紅色稅月”更加異彩紛呈。在“紅色稅月”裡,“恆信杯”全國稅務精英挑戰賽、“科雲杯”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稅務技能大賽等專業賽事緊張激烈,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稅收游園會等活動趣味盎然。

通過深度融入稅收普法“矩陣”,學校也實現了“教育鏈、人才鏈、服務鏈”的有機銜接。四川財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張華表示:“我們願攜手各方,創新產教融合模式,為稅收事業添磚加瓦。”

聚焦高校畢業季學生的稅收法律和政策需求,成都市稅務部門選派優秀稅務講師,走進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成都外國語學院、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為大學生講解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費優惠等政策,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

“了解稅收政策對大學生非常必要。”成都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學生羅安娜說,“通過活動,我們學到不少稅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最重要的是了解到大學生創業就業的稅收支持政策,未來無論是創業當老板,還是就業當員工,都要做懂稅知稅的‘明白人’。”

統籌社會資源,凝聚各方合力

為持續擴大稅法進校園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成都市稅務部門還通過加強與法院、司法、教育等部門,以及主流媒體、行業協會等機構的合作,充分統籌社會資源,形成稅法宣傳合力,打出青少年普法組合拳。

近期,一場以“稅收·法治·公平”為主題的沉浸式模擬法庭活動在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法院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庭“開庭”。

此次活動中,成都市稅務部門與法院、學校、企業、涉稅中介五方聯動,通過真實涉稅案例改編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庭審劇本,以“庭審+普法”的創新形式,為企業代表、行業協會代表、涉稅中介代表和大學生志願者們呈現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公開課。

龍泉驛區法院經開區法庭庭長張林說:“此次模擬法庭不僅還原了司法程序,更通過真實案例警示企業——稅收法治的紅線不容觸碰。通過這類沉浸式普法,公眾能更直觀地理解‘稅收法定’原則,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

稅務和法院的深度合作,也將真實的庭審現場搬進大學校園。成都市錦江區稅務局聯合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走進四川師范大學開展“巡回法庭進校園”稅收法治宣傳活動。通過一起違規經營的真實案例進行現場庭審,讓在場150余名師生直觀感受到法律的庄嚴與程序的嚴謹。

“參與這次活動,我系統認知了民事訴訟環節的運行邏輯,深切感受到誠信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四川師范大學湯鐘嶼說。全程旁聽了庭審后,四川師范大學法學院教師羅遙表示,這種“情景教學”模式比傳統課堂更具沖擊力,對培養學生法治思維、推動校園法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蒲江縣,當地稅務機關聯合教育部門推出“童眼畫稅收”手抄報比賽,將稅法條文通過青少年五顏六色的畫筆變成一張張精美耐讀的手抄報,讓青少年從稅法“學習者”變成稅法“傳播者”,吸引了全縣學生踴躍參與。

參賽作品形式豐富多樣,中小學生運用水彩、剪紙、拼貼等藝術手法,將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專業政策,轉化為“爸爸的個稅紅包”“媽媽店鋪的減稅日記”等鮮活場景。

以美育為橋梁推動稅收法治教育的創新實踐,正逐步構建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協同育人體系。蒲江縣教育局領導高瑞濤說:“‘小手拉大手’的稅法宣傳模式,既培養了學生的法治意識,又通過孩子帶動家庭共同學習稅收知識,實現普法效果最大化。”

稅務部門與文化機構的合作,也得到青少年的熱情參與。成都市稅務局組織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走進成都溫江蠟染非遺體驗基地。在參觀過程中,稅務干部結合蠟染作品從原料採購、生產制作到產品銷售的環節,將稅收優惠政策的講解穿插其中,讓大學生更直觀清楚地了解到稅收政策在非遺產業發展中的具體應用。

結合工坊的實際經營情況,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還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梳理講解了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等稅收政策。“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志願服務的意義遠不止於完成某項任務,而是用行動去傳遞價值。我將繼續以大學生稅收普法志願者的身份,讓文化自信扎根心底,讓稅收法治公平的觀念深入人心。”成都理工大學學生劉祉含說。

學生走進大廳,感受稅收日常

稅法宣傳走進學校的同時,成都市稅務部門還邀請青少年走進辦稅服務廳,感受真實的辦稅場景,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稅收經濟活動,啟發學生將學習到的稅法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

“兒童開放日”是成都市稅務部門邀請青少年走進辦稅服務廳的活動之一。邛崍市稅務局邀請寶林小學的學生到辦稅服務廳,通過“互動式教學+沉浸式體驗+角色反轉”的模式,讓稅法的種子在奇妙的旅程中生根發芽。

小學生們走進辦稅服務廳,了解辦稅服務廳的基本職能、日常工作,並在征納互動平台與智能機器人“悅悅”對話,詢問各種涉稅事項。經稅務干部耐心講解、手把手引領操作,學生們還體驗辦稅繳費流程,實實在在感受網上辦稅的高效便捷。

正值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期間,小學生們還佩戴上“小小稅宣員”的綬帶,走進市民中心,為納稅人繳費人發放個稅匯算操作指南和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手冊,並用自己的語言倡導納稅光榮,用實際行動踐行宣傳員職責。

在金堂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來自成都文理學院會計學院的學生,通過“角色化”體驗、互動交流、真實辦稅場景觀摩學習,在沉浸式的職業體驗裡,收獲所學專業知識與稅收實踐的一次美好相遇。

為了讓體驗更加真實生動,稅務干部化身“法治講師”,手持電子稅務局操作手冊,以“開具增值稅發票隻需3分鐘”的實操演示切入,逐幀解析金稅四期系統的“法制密碼”,學生們全神貫注,不時記錄關鍵要點。

在與稅務干部的互動交流中,學生們圍繞“新時代財稅人的法治使命”暢所欲言,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學生代表向春勇在主題發言中擲地有聲:“未來的財務管理者應當是法治經濟的守門人,讓每份財務報表都經得起法律丈量。”

活動邀請到擁有20年辦稅經驗的會計蘭青現場演示增值稅申報全流程。他還結合實務案例以及個人從業理念提醒學生們,“財稅工作的生命力在於專業精度與法制底線的雙重堅守,盡管現在辦稅流程越來越簡單快捷,但是業務知識、專業態度、專業操守永遠都不能丟!”

“這場活動打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讓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認知。”帶隊的成都文理學院會計學院教師潘軍說,“這種‘場景浸潤+角色代入’的教學模式,堅定了學生將專業能力融入法治建設的信念,有助於培養兼具專業素養與法治精神的復合型財稅人才。”(趙月、詹曉攀)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