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青羊:活到老、學到老,65歲+老人充滿朝氣與活力

2025年05月21日15:3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我蹲在草裡,等先手控制住了再上。”“哎呀,對面怎麼傷害這麼高,直接把我秒了!”“快推塔、快推塔,對面隻剩主水晶了!”……玩過游戲《英雄聯盟》的玩家,對這些對話應該不會陌生。

乍一聽,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召喚師峽谷”對局。讓人意外的是,操作游戲的玩家,卻是一群平均年齡65歲、最大年齡77歲的銀發族。不少游戲愛好者戲謔的“讓我奶奶來玩,都比你玩得好”,或許正從一句玩笑話,逐步變成現實。

今年年初,位於蘇坡街道清波路388號的養老機構——佰歲裡·悅己快樂生活研習社,正式組建起“BSG”老年電競戰隊,並對外招募了7名隊員。這群“人老心不老”的電競隊員,還有更大的目標——通過系統訓練后,爭取早日站上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電競比賽舞台,與全球的老年甚至年輕電競選手同台競技、切磋交流。

“參加比賽不是為了分個誰輸誰贏,而是想要在這個年紀,再活出人生別樣的精彩。”他們如此說。

“倒要看看電子游戲究竟有何魅力”

眼睛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屏幕,左手操作QWER四個技能施放鍵,右手快速用鼠標點擊以控制游戲英雄靈活走位,雖頭發花白但手腦配合依舊默契……在LED 氛圍燈、電競椅、電腦一應俱全的訓練室裡,BSG戰隊的“老大姐”、77歲的隊員劉淑華正在認真練習英雄操作。接觸《英雄聯盟》約兩個月后,劉淑華對英雄出裝、英雄技能等游戲內容都有了初步認識。用她的話來說,如今自己已經算是一個半入門玩家了。

劉淑華老人打游戲。鄭棟梁供圖

劉淑華老人打游戲。鄭棟梁供圖

劉淑華本是東北人,在參加工作后來到四川,在四川生活了大半輩子。如今孫輩們都已逐漸長大,閑下來的她計劃給自己找點事兒做。

“最開始練習書法,也學過其他技能。后來我發現,有很多年輕人沉迷於電子游戲,甚至耽誤了學習、工作。”談及自己接觸電子游戲的原因,劉淑華說,自己主要還是出於好奇。“我倒要看看,電子游戲究竟有何魅力,能夠讓這麼多人著迷。”

劉淑華的疑惑,很快找到了答案。“玩游戲很放鬆,能夠讓人暫時忘掉瑣事沉浸其中”“電子游戲講究配合,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團隊意識”“玩游戲主要是為了追求勝利,也可以激發人的獲勝心、上進心”……經過兩三個月的短暫接觸,劉淑華發現,電子游戲其實並非洪水猛獸,適度娛樂也能夠有益身心。

劉淑華對玩游戲也頗為上心。在閑暇時間裡,她也會時不時瀏覽相關游戲視頻,並用AI軟件搜索游戲知識。說話間,劉淑華打開手機上的豆包APP。對話記錄裡顯示,她曾經問過“卡爾薩斯大招的施法距離是多少”“卡爾薩斯如何控制藍量消耗”等多個問題。“但我會把握好玩游戲的度,隻會把游戲作為一種娛樂放鬆,不會沉迷其中。”

如何掌握這個“度”?在劉淑華看來,最重要的還是自律。“過度沉迷肯定不行。不能因為玩游戲,把自身正事給耽誤了。”她建議那些沉迷於電子游戲的年輕人,可以試著培養自己的愛他興趣愛好,例如運動、看書、爬山、騎行、釣魚、攝影等。“只要是健康的都可以,最主要是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逐漸從沉迷中走出來。”

“教他們是一種很新奇的人生體驗”

“打野如何更好地抓住Gank時機?”“什麼時候該單帶?什麼時候該打團?”待一局游戲結束后,年輕的教練團隊開始了對上一局游戲的復盤。而這些頭發花白的隊員們則端坐一旁,或用本子記、或用手機拍,大家認真上課,生怕錯過任何要點。

老年電競隊在打游戲。鄭棟梁供圖

老年電競隊在打游戲。鄭棟梁供圖

BSG雖是老年電競戰隊,但他們並非“草台班子”,而是有專業教練團隊和管理章程。此前,佰歲裡便跟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開展校企合作,邀請學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老師喬竹晗及學生馬梓釗、劉國棟組成教練團隊,為隊員們提供專業的電競指導。

大二學生馬梓釗,今年剛滿20歲。教這樣一群特殊的“學生”,他坦言,這是一種很新奇的人生體驗。“他們都上了年紀,理解能力有時跟不上,因此我們要更有耐心,用更通俗的語言逐漸幫他們加深游戲理解”。馬梓釗說,自己就是學電競專業的,這也是一個難得的學以致用、以理論指導實踐的機會。

由於接觸隊員時間尚短,教練團隊目前主要為隊員們做比賽復盤訓練。“隊員們接觸游戲時間也不長,對游戲理解並不全面。我們在復盤時,主要是講大家在上一局游戲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需進步。”對於隊員們今后的長遠發展,馬梓釗認為,一方面是要針對性補齊隊員們的游戲出裝思路等薄弱環節,一方面也要逐漸大家講解游戲戰術體系、陣容搭配、英雄克制等專業內容,讓隊員們一步步成長起來。

“我相信,不出兩三個月,他們一定會迅速取得進步,最終達到跟年輕的英雄聯盟愛好者們同台競技的水平。”馬梓釗對此很有信心。

今年68歲的方華,在BSG戰隊中擔任“輔助”位置。通過接觸游戲,他感覺逐步解鎖了退休后的別樣人生體驗。“以前跟孫輩聊天,共同話題比較少。如今有了更多的交流話題,也越來越理解年輕人的想法。”方華說,這是游戲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最大變化。

作為銀齡群體,記憶力、反應速度都比不過年輕人。如何彌補其中的差距?方華用了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回答這一問題——“哎呀,菜就多練嘛。我還專門把英雄‘深海泰坦’的技能、出裝、對線思路打印出來背呢!”在他看來,自己有時間、也有精力來練習游戲。“就算我老了,但我心態依舊年輕。” 方華希望,自己能做一個“老有意思”的人,努力趕上年輕人的時髦。

“老年電競是一片濃霧密布的藍海”

老年電競戰隊,一個聽起來頗為“天方夜譚”的名詞,是如何在佰歲裡一步一步從構想變成現實的?回憶起創辦BSG戰隊的前因后果,四川佰歲裡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放用了“巧合”“機遇”兩個詞語,來總結背后的故事。

所謂“巧合”,是指佰歲裡的股東、95后青年樊金林,在河南許昌組建起國內首支老年電競戰隊“GLG戰隊”,並兩次登上央視。“當時我就想,既然在河南能組建戰隊,那麼成都肯定也能。”杜放參考河南的經驗,開始在成都招募隊員,BSG戰隊因此應運而生。

專業教練為隊員們提供專業的電競指導。鄭棟梁供圖

專業教練為隊員們提供專業的電競指導。鄭棟梁供圖

而“機遇”,則源於杜放敏銳的市場嗅覺。隨著銀齡群體的隊伍日益龐大,品質養老逐漸成為大家的普遍追求。“在人們印象中,養老無非是買菜帶娃、釣魚遛狗,但我覺得養老其實有更多選擇。”杜放說,希望能夠通過電競讓社會大眾知道,“銀齡玩家”不僅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還能夠在數字世界中找到樂趣和歸屬。“我想抓住這個機遇,讓大家意識到,退休后的生活,其實可以老有所樂,變得更加新潮、更有活力。此外,我們還為銀齡群體提供馬術、桌游、搖滾等多種新奇人生體驗。”

當然,老年電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社會上也曾有過相關質疑:老年人玩游戲,家裡人是否支持?上了年紀身體不好,因游戲輸贏心情過於激動進而導致突發疾病怎麼辦?“對於玩電子游戲,只要老人玩得開心, 絕大部分家裡人都是支持的。”杜放介紹,在招募隊員之前,還組織全體報名者進行了體檢,確定無相關疾病后才能加入BSG戰隊。

事實上,電子競技游戲正在走向更廣泛群體,並逐漸成為中老年人“快樂養老”的新選擇。伽馬數據《2019中國游戲產業半年度報告》顯示,老年玩家人數已超過2500萬。

雖然老年玩家人數眾多,但杜放將老年電競形容為“一片濃霧密布的藍海”。“大家都逐漸看到了這一機會,但由於市場前景不明,很多人都處於觀望狀態。”杜放說,自己願意成為行業的先行者、探索者,為那些有意願做老年電競戰隊的養老機構,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由退休人群組建起來的老年電競隊,是否能夠逐步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對此,杜放持否定態度。他認為,年輕的電競職業選手每天要花費數十個小時進行訓練,電競就是他們的職業和“飯碗”。“但老年人不一樣,我們每周隻組織了兩個半天進行訓練。隊員都是退休人群,玩游戲就是圖個樂子,讓大家樂在其中就好。”

針對電競戰隊未來發展,杜放透露,當前正在籌備國內第一屆“銀齡電競杯”,組織全國各地的老年電競愛好者來一場友誼賽。此外,BSG戰隊還有望在明年前往日本,跟當地的老年電競戰隊開展切磋交流、互動學習。

“人們常說, 活到老、學到老。電競並非年輕人的專利,我也是從一名電競小白開始起步的。”在62歲的BSG戰隊隊長陳良才看來,就算年紀再大,只要懷抱著積極的人生態度,不斷嘗試、不斷探索新領域、新事物,生活將永遠充滿朝氣與活力。(鄭棟梁)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