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巴中通江:11.8萬畝小麥開鐮收割

2025年05月16日14:3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風吹麥浪穗飄香,機械搶收小麥忙。當前,巴中市通江縣11.8萬畝小麥陸續成熟,各地搶抓農時開展機械化收割作業,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在通江縣春在鎮棋子頂村種糧大戶陳永良的麥田裡,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秸稈,閃著金燦燦的光芒。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收割機在麥田裡來回穿梭,經過切割、脫粒等工序,飽滿的麥粒源源不斷地流入糧倉,粉碎后的秸稈則直接還田。

“今年我們合作社種了200多畝小麥,有2個品種。” 通江縣棋峰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永良介紹,“通過前期測產,每畝產量能達到920斤,相比去年有所提高。”

相較於傳統人工收割,機械化收割現出顯著優勢。不僅高效省時,平均每畝可節約人工成本200元以上,而且粉碎的秸稈還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實現生態循環,為后續農業生產奠定良好基礎。​

“這台小型收割機是合作社購置的,特別適合山區使用。”農機手周生操作著收割機說,“一畝地40多分鐘就能收完,一天能完成10多畝地的收割任務。”

在鐵佛鎮尖包嶺村小麥百畝攻關點,同樣是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為應對集中收割需求,通江嘉祐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統籌調配20余台大型聯合收割機開展集中作業。通過跨區域協調農機資源,實現“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的高效推進模式。​

“按照目前的進度,預計10天就能完成園區5000畝小麥的收獲,確保顆粒歸倉。”通江嘉祐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仙鶴表示。

近年來,通江縣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糧食補貼等惠農政策,積極推廣良種良法﹔同時,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以機械化、規模化推動農業生產轉型升級。據統計,2025年通江縣小麥種植面積達11.8萬畝,預計總產量達3萬余噸。目前,小麥收割工作已完成10%,預計5月下旬將全面結束。(符理、趙洺乙、李旭東)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