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文旅熱度創近三年新高
假日游從規模擴展轉向品質升級

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文旅市場持續火爆。多家旅游平台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從訂單數據來看,文旅市場熱度創近三年新高,入境游成為一大亮點,外國游客“旅游+購物”熱情高漲。總體來看,假日游呈現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升級”的新趨勢。
大城市小縣城都很火
全國多地景區發布限流公告、景區周邊實行臨時交通管控、熱門博物館和酒店“一票難求”“一房難求”……“五一”期間,全國各大景區持續上演著“人從眾”的場面。
平台數據印証了文旅市場的高熱度。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文旅熱度創近三年新高,文旅訂單較2023年同期增長30%。在去哪兒、飛豬、木鳥民宿等平台,“五一”訂單量、出游消費金額均較往年同期有所增長。
“全北京的游客都來天壇公園了吧!”5月1日下午,在祈年殿入口處,沈陽游客譚女士和家人排了20多分鐘才進入景區。排隊游客摩肩接踵,口音來自天南海北,還有不少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在攜程、途牛等平台,北京位居“五一”假期最熱門旅游目的地,上海、廣州、成都等傳統旅游城市榜上有名。
近年來,縣域旅游市場釋放文旅消費新動能,越來越多小而美的旅游目的地受歡迎。在山西隰縣欣賞滿堂懸塑、去浙江安吉感受竹海之美、到貴州荔波探訪瑤山古寨……“奔縣游”火熱趨勢延續至今年“五一”假期,縣域旅游正成為假日經濟新引擎。萬達酒店及度假村旗下酒店數據顯示,小眾目的地酒店均實現量價齊升,入住率達90%以上,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以上,游客對臨汾、三門峽、吐魯番、長治、安吉等城市的深度文化體驗需求凸顯。
“演出+”模式釋放消費潛力
這個“五一”假期,游客因為什麼奔赴一座城?答案可能是一場演唱會或音樂節,也可能是一座高星酒店或一道地方美食,特色旅游成為釋放城市消費潛力的重要因素。
假日期間,全國二十多場音樂節輪番開唱。去哪兒數據顯示,由於時代少年團演唱會“五一”在海口開唱,在主要旅游城市中,海口“五一”期間酒店預訂量增幅最高,同比增長3.4倍,成為“演唱會+文旅IP”的范例。
“我們5月1日就到海口了,逛吃了兩天,看完演唱會再去三亞蜈支洲島體驗海上項目。”湖北游客梁怡婷和朋友組團專程來看演唱會。據業內估算,1元的音樂節門票大約可帶動舉辦城市7元至8元的綜合消費,包括酒店餐飲購物等,這也是音樂節為何扎堆在“五一”期間舉行的原因。
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入了“演出+旅游”的陣營,帶動當地酒店預訂量創新高。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今年“五一”,音樂節、演唱會周邊吃住玩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180%。各地打造的非遺體驗、國潮打卡等新型節慶活動,在促進假日消費方面發揮了乘數效應。
這個假期,游客更願意為高品質旅行買單,在同程、飛豬等多家旅游平台,高星酒店預訂熱度高於低星酒店。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表示,“五一”數據印証文旅消費正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升級”,親子寵游、國潮融合、反向旅游等細分賽道崛起,體現出市場對差異化體驗的強烈需求。
多元場景激發入境游活力
春日梯田,景致如畫。5月2日,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古壯寨舉行“開耕節”,這場活動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他們興致勃勃地參與農耕體驗活動,解鎖中國鄉村新玩法。
“五一”假期,中國入境旅游市場迎來強勁復蘇,文化體驗與多元玩法成為吸引外國游客的核心動力。據攜程數據,“五一”期間入境游訂單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成都、重慶、杭州、珠海、西安、青島等城市躋身熱門目的地榜單。
5月3日,美國游客安迪在打卡陸家嘴、豫園、外灘等上海標志性景點后,特地要求導游帶他去南京路步行街購物。入境免簽和離境退稅政策的優化,不僅吸引更多外國游客來游玩,還激發了他們的消費熱情。
“來滬掃貨”“老外拖著行李箱去義烏採購”等話題引爆“五一”社交圈,240小時免簽、購物退稅“即買即退”政策助力下,外國人“中國游”和“中國購”正迎來又一波熱潮。“五一”假期,上海、深圳、義烏等地入境游訂單分別同比增長138%、188%和60%。
除了一線城市,外國游客在中國開始深入探索更多地方。在去哪兒平台,從使用護照預訂國內酒店情況來看,珠海“五一”期間外籍旅客預訂酒店量增長七成,青島增長六成,武漢增長五成,蘇州、湖州、佛山等均進入“五一”入境游前二十名熱門城市。(北京日報記者 潘福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